请输入关键字
郭影秋:众人眼底自成碑
来源:校报
时间:2017.04.28
【编者按】郭影秋(1909-1985),原名玉昆,又名萃章,江苏铜山人。他从抗日战争初期起,历任党、政、军各部门重要领导职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自1957年转入教育部门后,先后在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担任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数十年革命生涯中,无论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热水朝天的和平建设时期,他都不忘读书治学,学习理论,研究文史,并有著述传世。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八大代表,第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副主席。终其一生,不愧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诗人。

北地结长缨,戎马事南征

 郭影秋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作为家中好几代人中唯一的读书人,他十分勤奋,常常是“三更灯火五更鸡”,短短几年熟读四书五经,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在十三四岁时,郭影秋已不满足于在私塾里读“子曰”、“诗云”,他远赴大彭(今徐州市)市立一小读高小。“忆昔远读书,干粮百里送。饼霉难人唇,饭稀如照镜。”他回忆这段经历时曾作此诗。 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郭影秋求学之路从未平坦。1929年初,他正在县立铜山师范读书时,国民党为安插党羽篡夺学校的领导权,策划了驱逐原校长的学潮。作为校学生会主席的郭影秋,拒绝了国民党对他的拉拢和诱惑,被排挤离开铜师。同年秋,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却由于交不起学费,又中途辍学。1930年秋,他考取了公费的江苏教育学院。在学院里,他目睹了国民党的黑暗与腐败,于是开始探索人生应走的道路。他大量阅读流行进步书籍,还秘密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憧憬和追求。“九·一八”事变后,郭影秋领导了江苏教育学院学生赴南京要求蒋介石抗日的请愿活动。为此,校方曾要对他以开除学籍论处,后在进步教授的声援保护下,才免遭处分。 1935年,经苏鲁豫特委考察,郭影秋被批准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积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与敌人开展秘密斗争。1936年,国民党反动派策划了对共产党员的大搜捕,6月11日,郭影秋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多次受到严刑拷打,甚至被敌人折磨得昏死过去,仍作诗言,“试把铁锥敲劲骨,铮铮犹自有金声”;“打掉门牙肚里咽,英雄宁死不低头”!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其狱中斗争的思想和情操。 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再度合作。郭影秋受党组织委派,到第五战区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和民众发动工作,为该地区培训了大批抗日骨干。1938年5月徐州沦陷后,他又按党的指示,走向农村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和扩大抗日革命武装,为创建和开辟湖西地区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湖西根据地发展壮大的时候,却发生了令人痛心的“湖西肃托事件”。这是一桩彻头彻尾的冤假错案,大批真正的共产党惨遭杀害。郭影秋也被诬指为托派,险些遭到枪杀。在事件被制止后,郭影秋从高度的党性原则出发,顾全大局,继续英勇战斗在湖西地区。在抗日战争艰苦的相持阶段,物质条件极为艰苦,郭影秋以身作则,克己奉公,与当地军民同甘共苦,不断巩固湖西根据地抗日力量,并领导军民反攻,直至日寇无条件投降。 战争年代的郭影秋是一位才能超群的湖西儒将。八年浴血奋战转入解放战争后,郭影秋参与领导了解放与防卫济宁的战斗;亲率三千子弟兵重返湖西,收复了一度失陷的根据地;与解放军野战部队密切配合,参加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1949年初,他率队随刘邓大军渡江南下,转战于安徽、江苏和西南各地,为解放全中国、创建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

德才兼备的良师益友

1957年,时任云南省省长的郭影秋,主动请缨到教育部门工作,被任命为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说,共产党人不能办科学,不能办大学,我认为共产党人能办科学、能办高校。假若让我学习两年,我就可以去办个大学。”他在给中央政治局的信里写道。1963年初,周恩来总理拟调郭影秋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恰在此时,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吴玉章急请周总理派遣一位得力助手。中央经慎重研究后,决定让郭影秋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任校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协助吴老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1963年到1985年共22年里,郭影秋付出全部心血,带领中国人民大学不断探索前行。 郭影秋认为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力量,办好学校,必须有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他十分尊重和爱惜人才,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经常登门拜访知名教授,听取他们对办学的意见,尽力改善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他曾经在自己家中设宴为中文系三位学术造诣深、桃李满天下的教授做寿,亲自斟酒、敬酒,感谢三位老教师潜心治学、辛勤执教,使老教师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他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很多年轻教师得以较快地成长为学术接班人和学科带头人。 郭影秋懂得教育,了解办学规律,有明确的教育思想。他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他到教研室蹲点,同老师一起讨论教学方面的问题;他经常到课堂听课,有时还参加学生的晚自习和课堂讨论。在抓教学的同时,郭影秋还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他提出,开展科学研究必须有明确的方向,考虑自己的特长、特点,扬长避短,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他还身体力行,亲自领导参加学术研究活动。人民大学的清史研究所,作为国内外有影响的一个研究单位,从酝酿成立到发展壮大,都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他曾亲自兼任该所的前身——清史研究小组组长,指导帮助该所明确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规划,确定研究步骤,参加学术讨论等。可以说,人民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政治运动频繁的时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复校之初也取得了较大发展,这都与郭影秋以教学为中心、重视科学研究密切相关。 郭影秋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他优秀的品质和作风给人民大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员工交口称赞他是“德才兼备的好校长”、“兼资文武的良师益友”。

学者风范、文人风骨

 郭影秋不仅是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还是一位学有专攻、造诣颇深的历史学家和诗人。其研究工作及研究思想是其革命思想、教育思想的一个延伸和表现,其学者风范、文人风骨更是其崇高的革命思想的一部分。 郭影秋的史学著作《李定国纪年》,以丰富翔实的史实,记述了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定国的一生,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关于大西军及其领导人物的史料性专著,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全书21万字,引用的资料达100多种。他在序言中说:“学术工作是严肃的,没有科学的、严肃的态度是不会做到预期的结果的”。该书虽然是一部史料性专著,但绝非仅仅停留在对史料的整理编排。通过《李定国纪年》,我们可以看到郭影秋独到的治史特点、治史方法与史学眼光。他以宏观的政治与学术视野为背景,以高度的历史概括与凝重的语言提炼,史论结合、勇于创新、实事求是,写下著作,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 郭影秋的文武全才、知识渊博,还体现在他深谙诗词艺术的格律与意境。他的诗词独具个性,具有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风格。但他在一封谈诗的信中却谦虚地说,“我对自己的诗几乎没有几篇满意的。不唐不宋,不今不古,不性灵也不格调,不喜用典但有时又不能不用,可以说是一片杂烩。”其实,这正是他的诗博采众长、另辟蹊径之处。 郭影秋诗词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豪情激荡,正气凛然。譬如1936年郭影秋被系徐州监狱,受到非人待遇并被严刑拷打,他曾作诗云:“连年提剑觅仇雠,身陷囹圄恨未休。打掉门牙肚里咽,英雄宁死不低头。” 这首诗使典雅与口语化的语言水乳交融,天衣无缝。而“打掉门牙肚里咽,英雄宁死不低头”与先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取义成仁今日事”等古今同调,异曲同工,都是惊天动地的正气歌。 郭影秋的诗词豪放中有婉约,不论是豪气磅礴的战斗篇什,还是缠绵悱恻的抒情小品,无不是他喜怒哀乐的真情流露。他的诗里既有叱咤风云的战斗岁月,“挥戈誓达男儿愿,报国犹存壮士头”;也有保家卫国的壮烈,“荒丘埋骨知谁似,壮士悲歌若耳闻”,哀思亲如手足的战友;还有诸如“卅年攻错我犹辟,两地相思鬓易霜”等诗句吐露出娓娓动人的情怀。 读其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令人心生对其高尚风范的敬重。 郭影秋的一位学生献给他一副挽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马列灵前应无憾;三寸丹心,百磨筋骨,众人眼底自成碑。”作为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教育家、造诣颇深的学者和才华横溢的诗人,郭影秋一生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学习。 (本文由刘宜卫、陈轩超根据相关书目编辑整理而成)
编辑:赵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