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活水,金融领域改革一直以来备受关注。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了2016年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去年相比,今年金融改革有哪些新动向,背后体现出怎样的发展思路?
记者梳理发现,报告中将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放在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首位。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多强调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对媒体表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大家都在研究,还在广泛听取意见阶段,各方在形成共识过程中。”
易纲认为,要把责任、权力、信息的机制设置好,有责任就必须有权力和信息。新的监管机制要适应创新市场复杂产品的结构,使得中国金融市场更有国际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也坦言,监管也有文化,避免出现好管的事大家都想管,不好管的事大家都不管的现象。
针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表示,非常赞成一行三会提升监管能力,应通过适当的协调和重组,拢在一块儿。“理想的方式是成立一个高度权威的统一监管机构”,他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胡玉玮对人民网记者表示,鉴于我国金融市场出现的种种“怪相”,整合多个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功能,建立适合当下金融混业经营现状与趋势的现代化监管体制,是2016年金融发展的当务之急。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建立统一监管的呼声已有一段时间,但目前情况下,在金融稳定同时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还不宜做过大的改革,有太大的动作。
除了金融监管改革外,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表述,今年也有所不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胡玉玮认为,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更尊重市场力量。由于2016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今年人民币可以在合理均衡水平上适度波动,而不是如2015年表述的维持在合理区间内。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