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南京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戴者华一行来苏州校区调研。苏州校区党委书记、国际学院院长、中法学院院长朱信凯会见戴者华副处长一行,双方就中外合作办学和异地办学相关事宜进行座谈。
座谈会由院长助理兼教务部主任黄一顺主持。
朱信凯院长代表苏州校区对戴者华副处长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随后,他介绍了苏州校区的办学历程、办学特色、办学规模,并重点介绍国际学院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科研发展以及中法学院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招生规模、留学生管理等情况。朱信凯院长表示,苏州校区是中国人民大学优势学科国际化的平台,是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高度融合的典范。在未来,苏州校区将充分利用好本地优势资源,进一步将品牌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戴者华副处长简要介绍了此次调研的背景,他表示,南通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对南京大学在南通市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异地办学、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给予了支持。经过多方了解,他认为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在探索国际化办学和异地办学可行模式的过程中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南京大学借鉴和学习。他希望此次调研能够加强双方合作交流,推动南京大学异地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相关工作的开展。
双方就异地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海洋系系主任葛晨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涉外办学管理科科长沈艳,达尔豪斯大学海洋系教授申锦瑜、计算机系教授顾建军,南通沿海开发集团副总经理朱振宇,南通通州湾科教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海燕、招商部经理谭秀霞,苏州独墅湖科教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晨倩随同调研。
院长助理兼学生事务部主任刘甡、办公室主任肖逸秋、财务部负责人祁萱等参加了座谈会。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