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李立国: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意见》提出探索构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这表明我们将从精英教育时代的以学科为导向的分类体系走向大众化普及化时代的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的分类体系。
我国原有的分类体系主要是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覆盖面来划分的。20世纪50年代的院校调整中,当时的高等学校分为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工科高校、单科性高等工科院校、高等师范院校、医学院等。这一分类体系虽然经过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合并调整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但依然影响至今。可以说,原有的高校设置标准和高等教育分类体系,都是强调学科导向、学科布局、学科覆盖面和办学规模,不强调各类高校之间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
传统的以学科覆盖面与在校生规模为主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高校的“升格冲动”和“规模扩张冲动”。其结果虽然强调了高校定位形式,但办学模式却走向“千校一面”的单一化。“十三五”期间新的分类体系体现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体现了学校的服务面向,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有助于形成不同类型高等学校之间各安其位、相互协调,同类型高等学校之间有序竞争、争创一流的发展格局。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原文刊于《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2日06版)
原文链接: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