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郑功成教授与应邀来华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 “经济学界良心”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玛蒂亚·森会面并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就全球化、经济增长与社会公正、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等问题展开讨论,观点几乎完全一致。阿玛蒂亚·森教授表示很高兴与郑功成教授进行交流,并始终对所讨论的问题及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充满了兴致。
双方一致认为,全球化进程虽然遭遇波折但不可逆转。同时认为,全球化具有正负两面性,应综合考虑它对福利制度的影响。阿玛蒂亚·森教授赞同郑功成教授的判断,即将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潮的致因归咎于福利制度是极端错误的观点,没有科学依据,它应当是经济政策失误、金融业异化以及政治担当不足等的“贡献”。
双方都认为,社会公正是这个时代格外重要的主题,虽然完全的公正很难实现,但不断减少不公平非常必要,全球化要追求全球公正,而不能限定在某个国家。中国公正社会的建设还需要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许多制度安排的支撑,而医疗、教育与经济发展是互促互长的,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阿玛蒂亚·森教授在听了郑功成教授对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介绍后,认为中国社会保障与国民经济都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成就,可作为当今世界一个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相互促进的案例。郑功成教授强调,中国社会保障对世界社会保障的贡献不亚于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这是中国执政党与政府努力的结果,也有中国理论学术界不断推进制度发展的贡献。阿玛蒂亚·森教授建议,中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实践和成就应作为案例向世界推广,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当阿玛蒂亚·森教授得知郑功成教授正在推进“全球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项目并将以中国为主要案例时,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他认为,在全球范围内讨论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是个极其重要且有意义的话题,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该项研究的框架与基本观点。
双方一致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支柱,更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制度保障。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贫困发生率便会大幅下降。因此,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国家健康发展与建设一个公正社会至关重要。
郑功成教授还向阿玛蒂亚·森教授赠送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创办的学术季刊《社会保障评论》创刊号,阿玛蒂亚·森教授当场翻阅了英文目录,并在郑功成教授“社会保障与国家治理的历史逻辑及未来选择”一文的英文摘要上贴上标签,表示返回美国后将译读全文。
阿玛蒂亚·森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193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湾,195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先后在印度、英国和美国任教,曾任联合国秘书长经济顾问。1998年离开哈佛大学到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任院长,现又返回美国哈佛大学任教。其研究范围广泛,除经济发展外,在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理论、贫困与饥荒等方面着力尤多。出版的著作主要有《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以自由看待发展》、《集体选择和社会福利》、《论经济上的不平等》、《伦理学与经济学》、《自由、合理性与社会抉择》、《理性与自由》等10多部专著,多种著作已经出版汉译本。199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他,即是为了表彰他在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研究上的突出贡献,以及他对于社会最贫穷成员所面临问题的关心。阿玛蒂亚·森教授穷其一生致力于这一研究,被称作“经济学界的良心”。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