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8:30,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办的第十一届“人大、清华、北大三校博士生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校办主任刘向兵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雷声教授、院长秦宣教授、副书记于国红副教授,学生处张玲玲副处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安东副教授,以及来自人大、清华、北大三校的吴美华教授、刘建军教授、林泰教授、韦正翔教授、吴潜涛教授、孙代尧教授、李翔海教授等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校长办公室主任刘向兵博士代表学校对来自北大、清华的与会专家和博士生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三校论坛是三校博士生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的学术交流平台。第十一届三校论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主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安东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雷声教授先后致辞。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玲玲宣布了第十一届三校论坛博士生论文的获奖名单。本次论坛自6月中旬开始征稿,共收到论文40余篇。10月中旬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人大、清华、北大三校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对提交的论文进行了评审,最后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0名。现场嘉宾为获奖的同学颁发了证书并合影留念。
在论文研讨阶段,获得本届博士生论坛征文比赛一等奖的6名同学与现场的专家教授和同学进行了深度交流。首先,主持人介绍了论文研讨阶段的发言规则。随后,获得一等奖的中国人民大学许春荣、清华大学刘霞、北京大学张莉等6名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来自三校的吴美华教授、刘建军教授、林泰教授、韦正翔教授、孙代尧教授、李翔海教授等分别对各位发言者的论述进行了专业的点评,现场师生也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和发言者进行了交流探讨,气氛热烈。思想的碰撞中,同学们对相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进一步认识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会议在获奖者精彩的答辩和相关老师专业的点评中圆满落下帷幕。
清华大学林泰教授点评学生论文
人大、清华、北大三校博士生论坛创办于2002年11月,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倡议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论坛为人大、清华、北大三校博士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组织博士生撰写论文、交流研讨,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业点评和指导,集时代性和学术性于一体。论坛活跃了人大、清华、北大三校的学术氛围,在首都高校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悉,第十二届三校博士生论坛将于2011年在清华大学举办。
【相关链接】 [新华网]人大、清华、北大三校博士生论坛在京举行
(编辑:卢思颖)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