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日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习近平强调,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希望中国人民大学以建校80周年为新的起点,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3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她表示,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传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注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习近平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
中国人民大学:
值此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我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希望中国人民大学以建校80周年为新的起点,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17年10月3日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八十周年贺信精神
金秋十月,中国人民大学迎来了建校80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不仅是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极大激励,更是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殷切希望。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对办好我国的高等教育,对落实好“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决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决心、信心与行动。
只有扎根中国大地,才能更好地保证大学正确的办学方向。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高等教育要面对的根本问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必须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必须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必须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在实际工作中,还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校园环境。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求大学围绕中国现实问题和时代需求而办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其80年的教育实践都是,扎根中国大地,围绕着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而办学。科学没有疆界,大学是有祖国的。只有在服务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人才,才能找到有现实意义的科研问题。毫无疑问,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就是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求大学有办好大学的文化自信和行动自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我们要有办好大学的文化自信,在吸收国际经验中始终坚持中国本位,相信我们道路的特色和优势,以扎实的行动,办出自己的品格和特质。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值得我们骄傲和世界瞩目的伟大事业,中国大学在与时代共振中,才能获得对世界更深刻的洞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原创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是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激励,是对所有高校的激励,更是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激励。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沿,不负总书记的嘱托与党和人民的希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一流大学
“听了总书记的贺信,感到非常温暖、自豪,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在该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收到贺信后,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时间举行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开启“双一流”大学建设之际,对于中国人民大学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指明了方向。“作为一所始终与党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高等学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继承党创办和领导高等教育成功的经验。我们今后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内涵发展的道路,始终把‘四个服务’作为办学立校的根本指南,沿着中国人民大学自己的理念和办学风格走下去。”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认为,走特色发展之路,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办学经验,也不能追求大而全,而是要切实结合人民大学的特点,办出有特色的学科,提升特色办学质量,从中国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中吸取养分,把握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提出:“要落实好总书记指示,修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门‘必修课’,必须拿下三个学分: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不松劲,拿好‘政治分’;二是坚持立德树人不偏离,拿好‘育人分’;三是坚持追求一流不停步,拿好‘质量分’。”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出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说:“我们要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统筹课堂内外,致力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切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志存高远、德才兼备、情理兼修、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该校外语学院2016级学生王潇语表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感觉很振奋。她说:“人大学子把‘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未来我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通过扎实的学习,成长为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这“三个坚持”的重要论断,是对人民大学红色基因的高度凝练,也是对人民大学办学传统的科学概括。“要结合我们的办学历史、结合共产党和新中国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要结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立德树人的办学立校根本任务,遵循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办学立校基本路径,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办学立校奋斗目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引发全国高校师生强烈反响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立德树人
本报10月3日综合消息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在全国各地各高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再次强调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天津大学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思想引领为先导,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把远大理想抱负融入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江苏教育系统将以贯彻此次贺信精神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谋发展,以人民是否满意为试金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水平。”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
与中国人民大学共根同源的延安大学今年同样迎来了建校80周年华诞。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书记董小龙说,陕西要继续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传承红色基因,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深圳大学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特区,我们要勇于担当办‘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特区大学。”刘洪一说。
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在该校党委常务副书记任友群看来,强调大学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使命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而“为谁培养人”“扎根中国大地”就是高校实现这一使命的方向。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山东财经大学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的殷切期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思政工作‘四个服务’意识,激发办学动力,提振办学活力,全力以赴把学校建设成为财经特色名校。”十九大代表、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王邵军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期冀和嘱托,在高校青年教师和学子中引发强烈共鸣。
天津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侯放第一时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我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也体会到党和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这是我们青年一代应有的责任担当、应有的家国情怀!”侯放说。
“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不仅要有求学求知的热情,而且要有心系国家、心系社会的担当,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应坚定信念跟党走,勤学习、善学习,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努力奋斗。”扬州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何梦樊说。
80岁的人民大学再出发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迎来80周年华诞。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中国人民大学80年办学历程,是对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的具有红色基因的高校能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能不能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能不能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等一系列重大命题所作出的深刻历史回应。‘始终奋斗在时代前列’的光荣传统,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年来,共培养了26万名共和国优秀建设者。
据介绍,在建校80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再迎新的发展契机。校庆期间,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举行了奠基仪式。新校区选址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北京城市副中心东部,总占地面积约为111.37公顷,学生入驻规模约为2.2万人,项目计划至2025年建设完成。
(原文刊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10月4日头版)
原文链接: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八十周年贺信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一流大学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