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院系速递
国学院副院长孟宪实教授主讲“《贞观政要》的历史启示”
2011-04-07 19:26:40
7,288 次浏览
来源:
编辑:人大新闻网

4月6日下午,在公教1602教室,由国学院副院长孟宪实教授主讲的“《贞观政要》的历史启示”讲座举行。该讲座系中国人民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的第四讲,吸引了大批同学到场。

讲座一开始,孟宪实教授提出:“历史不简单是过去的故事,而总应该是对今天有所启示的。”而讲座即围绕“贞观时期的主要政绩”和“它给今天的启发”两方面展开。他将贞观之治的主要成绩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朝廷君臣关系良好。其中唐太宗与魏征的感人故事为后人所传唱。第二,社会关系和谐。政府积极主动进行社会建设,在制定政策制度时充分考虑百姓的利益。第三,国际地位崇高。正如儒家所提倡:一国之政治应先内后外,由此及彼。无需一味争取,当一国实力足够强大,社会足够稳定时,国际地位自会提高。而唐太宗获得“天可汗”的称号,被诸国朝拜也正是贞观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的表现。第四,制度化建设全面。例如为避免误杀,唐太宗首设复奏制度;为保护弱势群体从而维护政权稳固,唐朝规定按“地归原主,货款收公”的原则处理非法土地交易问题等。孟宪实教授在讲解过程中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用古代历史常识解释现今政治问题,引领同学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思考着当今的诸多社会问题。

接着,孟宪实教授谈了两点《贞观政要》对今天的启示。其一,从国家层面看,“以民为本”的思想对今天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正所谓“民不信则国不利”,唐太宗曾提出“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今天我们不仅要提倡以人为本,更要制定具体制度去落实,并像唐太宗一样用实际行动践行。其二,从唐太宗角度看,“克己纳谏,理性行政”的品质值得当今为政者学习。如何恰当的行使政治权利,如何建立“君臣坐而论道,共治天下”的开放的政治环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讲座的最后,孟宪实教授提醒大家要善于向自己的历史学习,从众多历史事件与古代制度中吸取有利经验,让历史指导今天。

历时三个小时的讲座中,孟宪实教授用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诙谐生动的语言将同学们带回到1300年前的贞观盛世,而同学们则在古与今的对照与联系中启迪颇多、收获颇丰。

(编辑:周庆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