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院系速递
逝者安息 生者前行:“新风雅”诗社纪念5.12地震赋诗
2009-05-12 17:15:18
4,454 次浏览
来源:
编辑:人大新闻网

五一二周年祭组诗

董宇宇
其一

去年今日总心铭,血洗人间草亦腥。

地母何时听指点,胜将椒酒慰亡灵。

其二

楼台拔地自堂皇,重造人寰掩旧伤。

但使山河千载固,不须两度看沧桑。

其三

年来稍得散阴云,四海皆亲意自殷。

如此天恩还拭泪,白幡几处上新坟。

其四

荒墟千里自哀哀,劫后梅花泣血开。

春去春来春不死,清芬仍向茂州来。

其五

九万新魂宇内惊,当时旗降作哀旌。

天崩自有英雄气,生死何须问姓名。

雨霖铃·纪念5·12

刘芳

今经年矣,叹苍天恶,施倒行厉。

川山万里悲尽,訇然剧陷,劈崖猿唳。

赤血殷涂野草,尽天府佳地。

泪落处,风起哀声,忆至而今梦犹悸。

帮国四海同谋计,有寒衣,屋帐亦能庇。

天涯远送粮米,需急物,万方同寄。

更赖戎装,入圮崩、勇但凭双臂。

待协力,重理乡园,慰告归人祭。

渔家傲

晏雪莲

岷蜀尘扬犹地泣,昆明灰劫天难济。

处处哀魂风四起,千嶂坠,山河破碎残阳里。

稚子千寻何处觅?柰香一炷全无计。

啐酒万杯何可祭?终难寐,铁佛仍落他年泪。

【注释】:
1、传说汉武帝挖昆明池,在深处发现灰墨,问东方朔,朔不知,说可以问西域胡。到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竺法兰来洛阳,有人问起此事,他说:“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见南朝梁释惠皎《高僧传·竺法兰》。后以“昆明劫灰”等指大灾难的遗迹。清尤侗《再题江郎山》诗:“乃知大灾数,天地不能除,沧海或扬尘,昆明劫灰余。”
2、柰,苹果古称。汶川地震后,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奶奶每天都到其孙子所在学校,于苹果上插上一炷香祈福,泣不成声地念叨:“我带来了你最喜欢吃的苹果,已经五天了,五天了……”
3、啐酒,古代酒礼。祭毕饮福酒。

清平乐·“吉娜”羌寨绣女

晏雪莲

风清月怨,频忆昔年难。

过了清明魂仍断,姊妹无人能唤。

金窗珊枕明灯,描鸾刺凤如生。

百啭且呼灵众,明朝书屋齐兴。

【注释】:世界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曾羌、藏、回等多民族共处,和睦融荣;羌族同胞多处恬然的聚居村落——羌寨,曾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却都因地壳的一次剧烈震颤,化为瓦砾疮痍。重建美丽的羌寨,妥善安置羌族同胞,抢救并整理保护羌族文化,成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任务,擂鼓镇猫儿石村“吉娜”羌寨的重获新生,旅游业大力发展,寨子里有的农家打出“吉娜休闲茶庄”、“羌家别苑”、“农家书屋”、“羌乡农家饭”等各种招牌,“北川羌绣”培训班和展览室也已开门待客收徒。

御街行·汶川地震一周年祭

刘玉叶

残垣断壁依寒砌,雨乍起、悲音碎。

又逢一载断肠时,星黯银河垂地。

无情天地,嫉我沃土,天人长相忆。

满城飞白无人寐,尔莫醉、收珠泪。

山河再焕需雄起,谙尽奋发滋味。

重拾锦绣,肩头心上,无计相回避!

(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