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会见了来访的津巴布韦大学副校长派兹塞·马希礼(Pedzisai Mashiri)。
杜鹏对马希礼表示欢迎。他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与津巴布韦大学由来已久的多方面合作,肯定了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建设、津巴布韦大学师生交流等方面的进展,并指出未来可以在师生互派、非洲问题研究等方面深入合作。
马希礼表示,津巴布韦大学始终非常重视与人大的各个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多次强调掌握中文和中华文化将会成为津巴布韦学生未来在就业市场竞争中的一大优势。他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对于接收津巴布韦籍学生攻读博士生学位、申请奖学金、申请国际小学期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表示愿进一步拓展两校在经济、法学等学科方面的合作。津巴布韦大学支持人大学生赴津学习交流,愿意提供经费、后勤等项目支持,并期待两校能互派学者学习交流双方优势学科及新兴学科的构建模式和管理体系,借助孔子学院的平台为两校谋求更多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吕捷等陪同会见。
马希礼此次来访为期两周,先后参访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教务处、经济学院、法学院、化学系等部门和院系,就教学、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师生国际交流项目、国际化办学、国际科研合作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
津巴布韦大学始建于1953年,2006年与中国人民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孔子学院。该孔子学院在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2009年,时任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的马希礼教授被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评为“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津巴布韦大学签署“中非讲席”项目,推动中国人民大学和津巴布韦大学以及其他非洲知名高校在非洲问题研究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