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由奥尔多•利奥波德基金会(Aldo Leopold Foundation)拍摄的影片《绿光:利奥波德与今日的土地伦理》(Green Fire: Aldo Leopold and a Land Ethic for Our Time)走入人大校园。美国密苏里大学历史系环境史教授,著名的利奥波德研究学者,利奥波德基金会前任主席苏珊•福莱德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放映。放映仪式由历史学院孙家洲教授主持,包括福特基金会官员白爱莲博士、历史学院夏明方教授、赵秀荣副教授、宋云伟副教授、侯深老师等百余名师生观看了影片。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 1887-1948)是美国著名的生态伦理学家、林学家和野生动物管理专家,同时还是一位造诣极深的作家,一位名扬四海的新环境理论家。《沙乡的沉思》是他最著名和影响最大的著作。在书中,利奥波德倡导一种新的伦理观——土地伦理,呼吁建立一种新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他的“人是土地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的思想,是美国当代环境保护主义运动的先声;《沙乡的沉思》亦被誉为“绿色的圣经”。
影片结束之后,福莱德教授代表利奥波德基金会向人民大学图书馆捐赠20册中文版利奥波德名著《沙乡的沉思》(A Sand County Almanac)。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如何应对环境危机,怎样实践土地伦理,资源保护运动与利奥波德的关系等问题与福莱德教授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每位积极参与的同学也获得一册赠书。
通过勾勒利奥波德的家庭与事业,追寻土地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自然保护思想对今日的影响,影片《绿光》展现了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保护思想家的思想全景,对“土地伦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出新的诠释。人类究竟是土地的主人,还是包括土、水、空气、动植物在内的土地共同体中的一员?如果是后者,人又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个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在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不悖的今天,每个个人,如何行使他们作为环境公民的义务与责任?利奥波德认为,土地伦理是人类思想演化的结果,它将人与人间的伦理关系扩大到与我们共同生存在地球上的每一个成员之中,是人类伦理关系向非人类生命与事物的延伸。在《绿光》的引导下,在场师生重新思考着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编辑:易晨)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