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首都高校“三农”相关专业80余名研究生代表齐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首届首都高校“三农”问题研究生学术交流暨研究生组织交流论坛拉开序幕。此次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团委主办,院研究生会承办,参与方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论坛主要分为两部分,即研究生学术交流和研究生学生组织活动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党委副书记唐传英老师出席了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仝志辉副教授、李彧挥副教授、毛学峰副教授担任此次论坛学术部分评论专家。
郑风田教授从中国“三农”研究的大背景出发为本次论坛致辞,认为此次跨校学术及学生组织交流论坛为“三农”领域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对研究生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届论坛的指导老师、院党委副书记唐传英老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首创,旨在搭建首都高校涉农领域研究生之间学术交流和学生组织交流的平台,增进校际之间的相互学习,研究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具有特别的意义。唐老师希望通过论坛,各兄弟院校的研究生同学能多多交流,广交朋友;研究生组织间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学生组织的发展和活动创新,进一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研究生同学办实事。作为同学们自己策划、创设和组织的平台,通过活动的组织和参与,相信能够提高同学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唐老师希望今后的论坛能够进一步扩大影响,各兄弟院校轮流主办该论坛,让更多的学校和同学参与进来,使之成为更多涉农高校研究生交流的平台。
随后,郑风田教授和唐传英老师共同为本次论坛揭幕。
上午,六位来自人大、农大、林大、社科院的硕士、博士生展示了自己的论文,分别从农业经济、农村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畜牧经济等方面与现场同学进行了讨论。各位评审老师也给出了细致中肯的点评与建议。下午,四所院校的研究生组织进行了研究生特色活动的交流和分享,并针对新时期研究生组织如何更好的为同学服务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就业、思想、学习、生活都成为热议的话题,大家坦诚相见,为彼此提供研究生组织在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论坛讨论环节中,来自韩国的留学生代表对研究生就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关键在于坚持,并且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就业问题。他的发言为首届论坛增添了国际化气息,拓宽了讨论的角度和视野,碰撞出了更多的思想火花。
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龙文进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发言,归纳了本届论坛的经验和教训,并针对下届论坛提出了有待改进之处和相关建议。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丽萍老师为本次论坛发来了贺电,祝贺本次论坛成功举办,对首届论坛的主办方表示感谢,指出首届论坛的举办为首都高校“三农”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交流创立了良好的开端,树立了学习的标杆,并申请承办第二届首都高校“三农”问题研究生学术交流论坛,且力邀人大、农大研究生同学届时参加。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团委书记高佳发表了闭幕致辞,对远道而来参加首届论坛的兄弟院校的学生组织代表和研究生同学表示真挚的感谢,并殷切希望首都高校“三农”问题研究生论坛在彼此的传承中越办越好。
(编辑 陈慧茹)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