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之时,中美贸易战硝烟四起,沉寂一时的台湾问题被特朗普政府重启,再次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议题。近日,美国政府核发向台湾出售潜艇制造技术的“营销核准证”,这一决定被视为对台方“国舰自造”计划的明确支持。此外有消息称,美国在台协会(AIT)新址落成后将派驻海军陆战队。这些举措,连同2017年底附加了“美台军舰互访”条文的《美国国防授权法》、今年3月旨在为美台高层互访松绑的《台湾旅行法》一起,被民进党当局视为美台实质关系的重大突破。
然而,事情果真如民进党当局所以为的那样吗?美国为什么此时采取密集的亲台行动?这些行动又会将台湾引向怎样的未来?
民进党重新执政后,执行“亲美、联日、远中”政策,全力开展国会公关,期望提升甚至突破美台实质关系。但是,美台关系从来都是由美国主导并在中美关系的框架内展开的。近段时间美国在美台关系上频踩红线,与中美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直接相关。特朗普政府持经济民族主义立场,认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尤其是两国实力的此消彼长,使得美国的全球和地区战略优势不断削减。因此,遏阻、延缓中国发展成为特朗普对华战略的重要目标。经贸与军事被认为是两个相互呼应的遏制手段,所以美国在准备与中国开打贸易战的同时,不断强化美台军事关系,接连提出“军舰互访”、“AIT驻军”、“出售潜艇技术”等挑衅议题。
历史与现实都在昭示,美国的种种护台、亲台行为完全出于其国家利益的需要,而非台湾前途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之前,台湾将其安全完全寄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保护,甚至指望美台同盟关系助其实现“反攻大陆”的梦想。但是,彼时即使中国国力尚弱,美国也极力避免卷入与中国大陆的直接冲突,而后更是在国家利益驱动下与中国建交。这应该是台湾被美国抛弃的最深刻的历史记忆了。
当前,虽然台湾仍是美国不愿意放弃的一枚棋子,但在中国崛起、中美差距逐渐缩小的现实面前,台湾不再是美国可以随心所欲使用的棋子,客观上出现了美国必须自行约束、规避风险的需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了美国既不愿放弃台湾,又不愿为台湾而战,于是转而希望台湾有能力为自己而战。美国对台湾防卫开支过低(低于GDP的3%)多有不满,认为它限制了台湾军购或自制研发的能力。台湾喊出“国舰自造”,蔡英文承诺增加防卫开支,这些与美国的压力有直接关系。此次美国同意对台出售潜艇技术,除了传达强化美台军事联系的信号、向中国持续施压之外,更表明美国要求和鼓励台湾加强自卫能力,以降低美国卷入与中国正面冲突的风险。
民进党当局为美国亲台举措而兴奋欢呼,如果不是出于侥幸之心,以为可以在中美夹缝中获得“台独”的一线生机,就是出于盲目的自信,以为“台独”前途得到了美国的背书。这样一种数典忘祖的依附心态和不切实际的虚妄想象,正在将台湾带向危途。众所周知,台湾问题关乎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并无可退可让的空间。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主权统一的问题上,中国历来杀伐决断。在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面前,民进党当局如甘心充当美国予取予求的棋子并将其“台独”梦想托于美国,必将招致大陆的严厉反制,挟洋终难“自重”。
(作者林红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原文刊载于《北京日报》 2018年04月13日 03版)
原文链接: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