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院系速递
哲学院教师代表团赴美多所高校访问
2012-05-16 18:34:55
7,976 次浏览
来源:
编辑:人大新闻网

  4月25日至5月5日,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率哲学院教师代表团赴美,与夏威夷大学联合主办了“比较、诠释、理解——中西比较哲学视域中的价值观念”学术研讨会,随后访问了华盛顿天主教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以期提高哲学教学、科研的国际化水平,加强中美高校哲学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刘大椿教授、葛晨虹教授、段忠桥教授、张风雷教授、何光沪教授、向世陵教授、欧阳谦教授、刘敬鲁教授、杨武金教授、曹刚副教授、温海明副教授、余开亮副教授、惟善副教授、罗骞副教授、臧峰宇副教授、李科林博士、刘玮博士等就当今哲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与美国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

4月27日上午,“比较、诠释、理解——中西比较哲学视域中的价值观念”学术研讨会在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杰弗逊堂(Jefferson Hall)召开。会议由夏威夷大学哲学系Roger Ames(安乐哲)教授主持,夏威夷大学副校长Ching Yuan Hu(胡庆元)教授,夏威夷亚太学院副院长Ned Shultz教授到会致欢迎辞。郝立新院长简要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历史特色与比较优势,他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显得越来越重要,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有意义。哲学是文化中最深沉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我们有责任承担起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任,在哲学问题的讨论中推动各民族、各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东西方中心教育项目负责人Terry Bigalke教授和Peter Hershock教授介绍了东西方中心的发展史,以及东西方中心跟亚太地区在教育方面的合作情况。他指出,东西方中心是促进文化交流的平台,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不同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比较,有助于推动教育和学术的发展。这就像孔子所说的,不同的人相处在一起,努力做到和谐。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副主任Cyndy Ning教授展望了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交流的前景。哲学院外事办主任温海明副教授介绍了哲学院与国外学术界的合作往来,希望夏威夷大学也能成为哲学院的海外合作伙伴。Roger Ames(安乐哲)教授、夏威夷大学宗教学系Poul Andersen教授、哲学院何光沪教授、向世陵教授随后发表了主题演讲。惟善副教授、臧峰宇副教授、刘玮博士和李科林博士在发言中介绍了当今中国的哲学前沿问题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者的学术成就。

  当天下午,双方在夏威夷大学哲学系就相互关心的学术话题进一步展开研讨。夏威夷大学哲学系主任Kenneth Kipnis教授表示,希望这次学术交流能很好地促进双方的合作和更久远的友谊。Roger Ames教授、Tamara Albertini教授、Thomas E. Jackson教授、Arindam Chakrabarti教授、Joseph Tanke教授、郝立新教授、葛晨虹教授、欧阳谦教授、温海明副教授、臧峰宇副教授、李科林博士、刘玮博士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康德哲学、儒学、应用伦理学、德性伦理学、儿童哲学、印度哲学、美学等角度探讨了双方关心的学术前沿话题。

  会议期间,郝立新院长分别与夏威夷大学哲学系主任Kenneth Kipnis教授、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Cyndy Ning教授签署院际合作协议;并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与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中美儒学研究中心主任Roger Ames(安乐哲)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管理中心研究中心与夏威夷东西方领导力伦理项目(East-West Leadership Ethics Program)负责人William Keli’i Akina教授签署了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有关协议。

  在夏威夷大学期间,哲学院教师代表团还访问了夏威夷大学图书馆。夏威夷大学图书馆中国馆负责人姚张光天(Kuang-Tien Yao)女士介绍了夏威夷大学图书馆中文藏书的历史和现状。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大椿教授赠送图书馆藏精品复制件一套,郝立新院长赠送李秋零教授主持翻译的《康德著作全集》一套,哲学院教授们还向夏威夷大学图书馆赠送了自己的代表作。

  5月1日,哲学院教师代表团访问了美国天主教大学价值与哲学研究协会(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RVP))。该协会执行主任、人民大学校友胡业评女士介绍了价值与哲学研究协会的基本情况和宗旨,希望与人民大学哲学学者加强合作,综合哲学以及其它相关人文科学研究,促进人们理解生活的文化根基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互动关系。John Kromkowski教授(协会执行委员)和Jack Hogan教授(协会高级研究员)指出,不同的文化在具体的环境中表达出来,当前东西方的学术合作已经显得十分急迫,包括科学技术研究和宗教研究在内的哲学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郝立新院长简要介绍了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特别是价值与文化研究的概况,展望了双方进一步合作的前景。他指出,全球化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我们需要着眼于人类文化,开展具有问题意识的具体的哲学研究。刘大椿教授指出,价值问题是一个普遍问题,科技进步的同时衍生一些道德问题,信仰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也发生着变化。虽然我们身处科技时代,但是科技并没有也无法回答所有问题。举例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虽然将很多信息数字化,然而仍然注重传统的资源。这不仅是媒介的问题,也表达了对文化和价值的理解。葛晨虹教授指出,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我们要思考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尤其是人们如何处理精神层面的冲击。何光沪教授就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向世陵教授以人民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为例说明当今中国儒家研究的成果。

  5月4日,哲学院教师代表团访问了耶鲁大学。耶鲁大学全球正义项目负责人Thomas Pogge教授介绍了全球正义项目的主要内容。他认为该项目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哲学学者的合作具有可观的前景,今后可以组织讨论班,并在合适的时候建立合作中心。耶鲁大学助理校务卿王芳女士指出,耶鲁与中国渊源已久,早在1854年,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宏就来到了耶鲁,迄今已有1000多位中国学者来耶鲁学习访问。她希望今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Thomas Pogge教授主管的全球正义项目之间达成正式合作。郝立新院长指出,人大和耶鲁多年来展开了很多密切的学术合作,今后将以政治哲学研究为依托,同全球正义项目协作,建立“哲学与正义理论研究中心”,在消除不平等和贫困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刘大椿教授指出,正义对哲学而言是核心的问题,科技发展带来权力的不对称,社会进步需要科技支持,同时也需要对科技发展作政治研究。

  在美期间,哲学院教师代表团还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并围绕哲学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与该校博士生座谈。

  (编辑: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