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美国波士顿大学神学博士、美国华人基督教学会会长王忠欣教授在人文楼6层会议厅作了题为“美国宗教现状及中美宗教现状对比”的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魏德东、陈世珍副教授以及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参加了本场讲座。
王教授首先介绍了中美宗教状况的比较和美国宗教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对美国社会及其宗教状况近些年来的发展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与中国社会没有普遍、固定的宗教信仰不同,宗教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美的诸多差异是历史发展而成,其中有很多冲突正是宗教差异所导致的结果。
美国的宗教历史十分悠久,其最初的宗教可追溯到英国移民所带来的基督教新教。这些教徒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方面不同的原因来到美国。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美国从最初的没有明确的政教分离的政体,不断发展到签署宪法时表示的不强制规定各州的宗教,最终进入政教分离的阶段。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政教分离特色鲜明的法治社会。
美国基于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进行政教分离的国家,宗教对于美国文明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民族众多,宗教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美国宪法规定立法机关——国会不能立法设定某种宗教作为国教,但同时国会也不能立法限制宗教自由。其次,宗教团体在美国的注册是十分简单的,一般情况下,宗教团体属于非盈利、不需缴费的组织。与此同时,宗教享有在不破坏法律条件下的绝对结社自由。在美国,结社的问题由各个州负责,其自由性超过我们的想象,这很不同于在我国结社的复杂性。再次,美国法庭可以管理一些宗教方面的事物,但是政府行政首脑完全不介入宗教事务,宗教争端主要通过法律解决。
最后,王忠欣教授指出,由于宗教差异等各方面文化要素在各地的不同,在美国每年都会有较多关于宗教方面的官司。尽管美国有较宽松的宗教自由,美国政府对宗教的态度也较为开明,但是美国同时也要求,不管什么行为都必须不能与宪法相冲突,正是这样的一些要素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美国文化的形成。
讲座最后,王忠欣教授为大家耐心解答各种问题,本次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易晨)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