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院系速递
2010“中国哲学形上学与认识论”国际会议在人民大学哲学院召开
2010-07-14 00:55:03
5,765 次浏览
来源:
编辑:人大新闻网

7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的“2010年中国哲学形上学与认识论”国际会议在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郝立新,副院长韩东辉、干春松,美国中国哲学家协会主席、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教授刘纪璐,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来自美国、瑞士、奥地利、韩国等近5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当天的会议,会议由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主持。

  此次会议是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的第二届年会,与会学者们深入讨论了中国哲学形上学与认识论的有关分论题,包括“中国哲学本体论”、“宋明理学认识论研究”、“中国先秦哲学认识论研究”、“形上学与认识论的比较研究”、“中国哲学形上学研究方法论”与“道家认识论”等。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成中英和杨国荣作了主题演讲,王博、向世陵、杨庆中、梁涛等与会学者发表了论文并进行了富于成效的研讨。

  郝立新院长在发言中指出,比较哲学中心的设立和已经举办的三次学术会议都体现了哲学院国际化的特点,形上学与认识论虽然是哲学领域的老题目,但与会学者的论文都反映出该领域的新见解和新成就,尤其是哲学院有十余位教授参加研讨,这将进一步推动哲学院的国际化。比较哲学中心主任成中英回顾了在美国推动中国哲学国际化的数十年历程,指出比较哲学中心的成立和相关学术活动的举办可以视为自己推动中国哲学国际化努力的延续,也相信随着哲学院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中心的学术会议将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大事,代表新的活力,新的发展。美国中国哲学家协会主席、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教授刘纪璐认为,在美国研究中国哲学的哲学家基本上的兴趣都在伦理学,但形上学跟认识论也是中国哲学中很重要的主题,只是被讨论的机会还不够多。这次会议的主题一宣布出来就在国内外受到很多重视,她相信这次会议之后会有更多的学者和会议来讨论中国形上学和认识论。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向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认为比较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哲学学科从建立伊始就带有比较的性质。他认为会议议题的设置非常好,因为在最近若干年的研究中,这方面内容有时有意无意被忽略了,他认为会议有关议题可以引导我们发掘中国哲学的内在传统,北大愿意和人大以及其他哲学界的同行,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北美,一起来共同推动相关议题的设立或者开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无论从学术的角度还是从精神发掘的角度,共同进一步推动中国哲学的研究。

  本届年会的成功举办说明哲学院的国际化战略正在稳步推进。院外事办温海明主任认为,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举办此次学术会议,主要是为了促进当代比较哲学视域里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以往在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比较侧重伦理学的角度,但也因此许多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哲学基本就是伦理学思想,从而缺乏对中国哲学之为哲学的基本尊重。但是,在中国哲学传统理论中,其实也有其独特的形上学和认识论成分。这次年会之所以用“中国哲学形上学与认识论”作为主题,目的就在于推动中国哲学的国际化,在中国哲学的研究方面引进新的方法、新的视角,从而深化对中国经典哲学的研究,拓宽中国哲学研究的哲学维度和理论深度。

  (编辑:张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