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第四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师生座谈会在明德法学楼0204教师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哲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志伟教授,哲学院副院长张风雷教授,韩东晖教授,哲学院魏德东副教授、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助理梅瑛老师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哲学院党委副书记、第四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副班主任苏昊主持。
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发表讲话。他表示,很高兴能与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各位学员进行交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宗教文化、宗教活动和宗教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宗教高等研究院。郝院长指出,哲学院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从诸位学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同时说,希望各位学员关心哲学院的发展,希望各位学员积极为哲学院的发展献言献策。
第四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班长、杭州市基督教协会会长顾约瑟牧师发言。他说,第四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的53位学员学习期间正值国庆六十周年,为有机会在首都北京领略不一样的国庆气氛而感到荣幸。在参观天安门等地时,学员们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伟大;第四届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的住宿等各个方面的条件较前三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各位学员都感到非常满意。
顾牧师特别指出,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的各位授课教师对教学工作十分尽职尽责,让各位学员深受感动。他提出,希望以后可以邀请全国宗教协会的负责人们来学校做一些讲座,这样可以既体现全国宗教协会对学员的关心,又可以让学员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宗教的整体状况,有利于日后工作的开展。
基督教学员、江西省基督教两会主席李宝乐牧师发言。他提到,在几个月的学习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三有”:第一,有幸,赶上了好时代,能接受国内一流教授的知识传播;第二,有福,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年过半百之际可以来到人民大学学习,这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对宗教界的关心爱护;第三,有缘,各位同学都来自各个宗教,来自各个地方,有机会在一起生活学习工作,增加彼此的友谊,这有利于各个宗教的和谐发展。
伊斯兰教学员、天津市清真大寺马成德阿訇发言,他表示,人民大学教授讲授的都是真知,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课生动有趣,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都很高,各位同学相互之间也很尊重,班级氛围很好,学校领导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伊斯兰教学员、石家庄市清真寺康瑞峰阿訇在发言中多次提到“幸福”:他感谢中共中央统战部和人民大学给大家的这次四个月学习的机会,可以让各位学员回到最幸福的学生时代;他同时也感谢美好的班级生活——在班里,来自五大宗教的兄弟姐妹们和睦友爱,各位授课教师也很敬业,自己得以学到以前没有系统学习过的课程。
他同时提出两个建议,第一,希望教授们多讲授方式授课,增强学员的时间运用能力;第二,希望可以借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的平台,每年让学员们回到学校与教授们交流、学习。
伊斯兰教学员、大理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大理穆斯林文化专科学校校长张金勇阿訇填词一阙——《满江红·感谢哲学院》:构建和谐,育英才,丰功伟绩。肩重任,呕心沥血,育桃李。真诚关怀心相印。精心培养情相依。遵师言,扬人大精神,尽全力。人大优,华夏立。哲院秀,有实力。育宗教领袖,五教欢喜。实事求是严律己,大师大气有魄力。谋发展师生同努力,创佳绩。来表现他心中的激动与欣喜。他说虽然下个月即将离开人大,但是会将人大精神带入一生的工作中去。
天主教学员、浙江省天主教两会办公室主任郑家茂神父表示,来到人民大学十分高兴,各位老师都很尊重学员的信仰,课程的安排很有针对性,内容丰富,可以全面提高学员们的文化素质。
道教学员、中国道教首位女方丈、湖北省道教协会会长吴诚真道长表示,在人民大学的学习经历尤为难忘,接受了领导老师同学的很多帮助,现在即将毕业,很珍惜在这里的时光。她说,在人民大学学会了很多,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她同时建议,加强对道教的宣传,更大的发挥道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佛教学员、浙江省佛协副会长、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雪窦寺方丈认为现在各位宗教界人士有机会在人大学习是得益于党的宗教政策。这样的学习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自己虽然是出家人,但是还是因为成为了一名人大的学生而自豪。而在学习过程中也对自己的宗教和其他宗教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在后勤,学习等方面的安排上,都体现了对学员们的人性关怀。同时他希望借佛教和宗教学高等研究所的平台可以为教职人员授予一定的学位。这对于宗教的发展和下一代教职人员的培养都有重大的作用。他也建议各个宗教之间加强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后他提出,希望研修班的学员们毕业之后可以加强联系,定期召开同学会。这一建议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同意。
会议最后,哲学院副院长、第四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班主任张风雷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感谢学员们的发言,同时荣幸担任了四届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的班主任。之后,张风雷教授一一回答了学员们的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结束后,哲学院宴请了第四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全体学员。
(编辑:张怿笑)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