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兼职教授、校友、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教授来哲学院作题为“文化之价值”的报告。报告会由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主持。
周文彰教授是哲学院85级博士生,曾任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在学术上主要研究认识论。周文彰教授首先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各种发展思想。从建国初期“以人的主观意志出发”的浪漫发展观到文革时期“反社会反人类”的荒唐发展观;从改革开放之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观到新时期“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周教授介绍了前三种发展观各自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事件、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周教授总结得出了这三种发展思想都不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周教授着重介绍了党在总结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的经验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周教授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周教授重点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他认为“以人为本”应该分为三个渐进的层次,第一,把人当人看;第二,把人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周教授总结,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文化的发展,没有文化的发展就不是科学的发展。
周文彰教授提到“文化”的五点价值和意义。一、文化是政治,对文化的态度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二、文化是形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和根系,是一个国家、地方的形象和窗口,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三、文化是环境,文化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环境,是子孙后代的成长环境,是人才和资本的吸引环境;四、文化是生活,人类生活从低级到高级,从蒙昧到文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生活中文化含量不断增加,文化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五、文化是经济,文化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文化能创造经济效益,文化就是经济。
周文彰教授提出了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实施广泛的文化教育,提供完备的文化服务,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培养健康的文化道德,发展发达的文化产业,建设规范的文化市场,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周文彰教授讲授方式联系生活实际,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博得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
(编辑:王强)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