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五四精神”座谈会在人文楼415召开,会议由哲学院团委书记张鹏举主持。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90周年之际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同学们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认识与理解,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加强哲学院各年级同学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座谈会开始后,张鹏举老师首先对这次会议的相关内容以及具体目的做了简单的介绍。这次座谈会主要是谈论自己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了解与看法,同时结合班级具体情况谈谈自身的感想与体会,以期增进相互间经验交流,为学院的良好发展创造条件。
首先发言的是05级普通班的一位同学,即将告别本科生活的他对班级里面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考研、出国、工作等)作了详细的介绍。他特别提到说,毕业班学生的心态十分稳定,对未来充满信心。接着发言的是05、06级的几位学生,他们对于五四爱国运动中爱国青年所表现出来的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担忧与参与爱国运动的激情给与了高度的赞扬,尤其是爱国青年起到的“敢为天下先”、为国家前途命运而拼搏的先锋作用,更是值得提倡与发扬。一位即将离开人民大学、投身军队的05级国防班学生在发言中特别告诫大家要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切不可虚度光阴,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
最后发言的是07、08级的学生,他们也对五四爱国运动和自己班级状况谈了自己的认识。一位07级国防班的学生说自己所在的班级不管是学习氛围还是生活气氛都很融洽,对于学院组织的集体活动也都有积极参与的热情,感觉班级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充满了强大的凝聚力,同学们在其中都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乐趣。一位学生还谈到了80后、90后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的优秀表现,当国家和民族面临灾难的威胁,他们没有犹豫与退缩,而是积极参与到了抗震救灾的斗争之中,这种精神绝对是对五四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是五四精神薪火相传的有力证明。
学生发言与讨论完毕后,张鹏举老师对此次座谈会做了总结与评价,他激励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积极关注国家大事,要有为了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敢于挑大梁、担当责任的使命感。同时他还提醒同学们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多体验集体生活,学会在集体中学习与成长。
(编辑:杨坤峰)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