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为加强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规则研究,推动理论创新,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正式成立。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汇聚中国人民大学优势学科资源,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资深国际法学家余劲松担任院长,中青年法学家叶林、韩立余、肖建国担任执行院长,多位优秀青年学者参与秘书处工作。
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不仅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也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迅猛增长,国家商事争端和国际仲裁案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高效公正、互惠互利的纠纷解决机制。
围绕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的制度架构是当今国际交往的基本要义和保障。随着国际商事交易大环境的变革、商事争端的新型化以及时代新要求,革新国际商事争端的应对方式成为题中之义。国际商事争端的预防和解决机制是一种应时且有效的争议应对思维,其突出的比较优势将引领该机制成为未来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的趋势与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国际商贸规则和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等有关问题研究,已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人大法学院一直与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等密切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工作,探索推进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配套修改工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机制和机构的建立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于2017年12月20日签订合作协议并举行国际争端预防与解决研讨会,共同开展国际商事争端相关问题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将集中、深入、系统地开展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问题交叉研究、跨领域交流与国际合作,加强法学成果转化运用,为推动建立和完善更加开放、公平和高效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提供法律理论基础。研究院将为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和企业搭建开展国际商事法律咨询、研究合作与交流、共商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机制的法律服务平台,启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法律数据库建设和涉“一带一路”国家国际商事争端案件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建设等。研究院将有效推进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和法治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未来国际商事争端仲裁人才建设提供孵化平台。研究院为各方通过磋商、对话、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多元化纠纷、平等保护各当事人合法权益,营造有助于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商事争端仲裁平台。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