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郑功成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时,才39岁,他是19个“特别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个。
当时郑功成曾说,希望用一年时间完成从专家到常委的转变。一年过去了,他实现自己的诺言了吗?
2004年2月24日,郑功成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我已经开始适应常委的工作了,边学边干,兼顾人大常委会与大学的工作。”
他认为一年来最大的进步,主要是了解了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程序、工作方式;两个角色的兼顾更加协调,学习了不少司法改革、财经等专业领域以外的东西。
迄今为止,郑功成已参加本届常委全体会议7次,内务司法委员会全体会议9次,先后参与了到河南和四川的两次执法检查,到黑龙江和辽宁开展了东北地区发展问题的调研活动,出访了奥地利、保加利亚等国。
这一年来,他关注的重点仍然是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农民工、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同时也对中国的时代变革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中的宏观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开展研究。在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时,他提出了应由流入地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200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执法检查报告,11月上旬,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在承担民工子女就学方面的责任,成为全国性的政策规定。
“这使我认识到,人大对政府工作是有促进作用的,调研、检查也相当有效。”郑功成说。
郑功成说:“过去一年中,突出的感受是人大常委的职务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责任心。有的常委虽然年龄较大,但责任心极强,加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工作非常出色,他们的经验与责任心都值得年轻常委学习。”
郑功成认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在不断进步。他说:“这方面包括吸收年轻常委、在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之间建立人员双向交流、强化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以及建设日益清晰的法制体系框架等。人大不是橡皮图章。”(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郭高中 程瑛 )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