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人大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吹响科技强国号角,勇立创新时代潮头”科技文化讲座
2020-12-21 10:39:22
23,473 次浏览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编辑:丁悦

12月18日上午,“吹响科技强国号角,勇立创新时代潮头”中国人民大学科技文化专题系列讲座举行。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冯长根为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以“今天,我们怎样做科研”作主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活动前会见冯长根,副校长顾涛出席会见并主持讲座。

靳诺表示,作为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人民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学校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高度重视理工学科建设。冯长根院士的讲座对于同学们加深对科学技术研究以及科学家精神的认识具有重要价值,学校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希望同学们能够从讲座中汲取营养,加强学风建设,唱响“科技强国”主旋律。

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参加会见及讲座,各院系百余名学生代表现场听讲。

冯长根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通过26条具体的建议,向同学们系统阐述了“今天,我们怎样做科研”这个问题,并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科学观。冯长根表示,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理性思维。他认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要成为世界级的专家,离不开对学术文献的深度调研。中国的科研工作者要致力于研究重大问题,努力掌握国际科技领域话语权,讲好中国自己的科技进步故事,为我们的国家成长为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针对科研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冯长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经费的申请应当建立在科研质量之上,同时,合理设计和规划研究课题,提高课题调研、文献搜索阅读能力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对于论文如何插图、表格如何制作、打印格式如何调整等细节问题,冯长根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详细资料。

冯长根向师生总结了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应该具有的特质。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应当加入一个学术团队,与大家展开合作,积极参加学术活动,与其他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交流思想,重视对话和积累。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要舍得花时间思考,培养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他也表示,科研需要重视公平,理应避免“有意”和“无意”的违规行为,必须杜绝抄袭剽窃行为的发生。

报告结束后,现场同学就科研经验、未来方向等问题踊跃提问,冯长根院士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参加讲座的同学表示,冯长根严谨精细的科研态度和育人情怀令大家心生崇敬,通过此次讲座,大家对什么是科学家精神,怎样做好新时代的科学研究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学们将以冯长根为榜样,自觉践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环境学院2019级硕士生朱鸿昌表示,聆听完冯院士的讲座受益匪浅。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深刻意识到从事科研工作要有理性方法,还要坐得住“冷板凳”,立足自身的专业学习,向科学家前辈们看齐,更好地建设我们国家和社会。

理学院2020级硕士张守鹏表示,在科研中上不应只满足于听外国的科学家讲“故事”,要有成为世界级大师的勇气,给世界讲我们自己的“故事”,冯老师的这种爱国精神,感染着我和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我们会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钻研精神,刻苦努力,肩负起我们这一代人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