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
给力之语:
“十二五”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向定型、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迈进。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向定型、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迈进
可以预见,“十二五”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向定型、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迈进。
2010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这部法律被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评为2010年度中国社会保障十大事件之首。因为这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一部最重要的法律,也是中国社会法律建设中最重要的支架性法律。它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正按照预期目标走上轨道。
回顾“十一五”,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上取得了较快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等都是其中的体现。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民生服务的投入持续增长,民生福利的投入也持续上升。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
相信在“十二五”时期,在民生保障方面会有更多突破。例如,教育的均等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都值得我们期待。又比如,就业质量也将进一步提升,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实现更充分的就业,也要通过规范的劳动合同、稳定的劳动关系,使老百姓真正安居乐业。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这个保护民生的安全网也将走向定型。现在社会保险法已经获得通过,面向未来,我们还期待着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住房保障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当社会保障制度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城乡居民就能对未来拥有更加稳定的预期。
原文链接: [中国日报]郑功成:社会保障制度将向定型、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迈进
(编辑:王强)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