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纪委办公室、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党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廉政建设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余所高校廉政建设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等4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中国社会发展与廉政建设”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和交流。
中央纪委研究室副主任欧召大,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副组长、监察部驻教育部监察局局长徐开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牛维麟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欧召大副主任对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始终关注并不断深化对反腐倡廉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给予高度肯定。他在讲话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以“中国社会发展与廉政建设”为主题,体现了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要求。同时,他对于如何进一步深化廉政建设理论研究工作和积极发挥专家学者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徐开濯局长对中国人民大学长期以来在反腐倡廉理论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和进行的探索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重点,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十分重要。
牛维麟常务副书记在致辞中对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嘉宾和参会代表表示欢迎,并对当前我国反腐倡廉面临的新形势、高校廉政建设和廉政建设理论研究状况进行解读。他强调,廉政建设理论研究工作要高度重视实践,重视社会发展与变迁,以理论研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实践。
甄贞副检察长对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利用人文社科优势,加强廉政建设理论研究,积极组织召开相关学术研讨会表示肯定。
此次研讨会分为上午、下午两个时段,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德山教授主持。
会上,与会代表围绕网络反腐、防止利益冲突、反腐倡廉建设困境和对策、廉政建设体制机制、廉政思想文化建设及其作用等多个主题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对话,把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相结合,互通有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与会学者认为,通过定期组织和召开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为从事廉政建设理论研究工作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通过参加研讨会使大家能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当前廉政建设理论研究的前沿和动态,并进一步理清思路、拓展视野,这对于推动廉政建设理论研究工作向更加深入和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200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以“比较视野中的廉政建设”为主题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廉政建设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同样产生了较大影响。
(编辑 杨默)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