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波士顿校友会经六十校友网上投票,推选出九名理事后,请到副校长杨慧林亲临授牌,八月三十日晚,在剑桥市五月花餐厅正式成立。
大波士顿地区很早就有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但各人求学、工作,分头忙碌,有过小型聚会,从未成立组织,今年趁母校成立七十五周年,要大规模庆祝的声势,藉副校长杨慧林来波士顿主持孔子学院承建工作会议之便,在波士顿大学教授萧志杰发起,龚玮薇、刘成运倾力奔波下,滚雪球般,找到六十名校友,为成立校友会奠定了基础。
当晚出席的理事有开办LNC 国际公司的崔尼西,在美国银行做东北区核认副总裁的夏耘,在麻州大学波士顿分校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刘成运,以及三名仍然在学的学生,包括哈佛的刘中华、波士顿学院的朱传奇、麻州大学的龚玮薇等人。因事未克出席的有会长,波士顿学校经济教授萧志杰,哈佛大学公卫学院中国计划沈远远,以及LNC 国际公司共同创办人李英林。
龚玮薇表示,他们九人将暂任理事,待波士顿校友们彼此更熟悉后,再办另一次的理事选举。
八月三十日这晚,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率该校代表团,共八人,以及数名来自欧洲、美国的人大孔子学院院长到贺,并亲自为中国人民大学波士顿校友会的成立授牌。
杨慧林在会上表示,中国学术界有81 个学科,其中人文类21 科,而人民大学排名第一的就有七科,可见该校培养人才的成绩不斐。由于该校本科生中,约60%继续升学深造,其中30%到国外,分散各地的校友人数当然不少。甚至台湾都已设有校友会。他认为校友是学校最闪亮的名片,很高兴波士顿现在也成立了校友会,希望将来能和母校互利互助的更频繁互动。
本身是人大校友的杨慧林指出,在追求进步上,人大不能自满。他以人民大学预算十年前不到人民币三亿元,如今逾廿亿元,点出人大发展已有长足进步,继而强调,他们明白和世界顶尖大学相比,还有差距,譬如英国剑桥大学一年预算20 多亿英磅,科研经费占百分之十几,领自政府资助不到18%,学校出版社为的收益,达学校营运经费36%以上,但人民大学科研经费才占学校预算8%,领自政府资助达50%,拥有出版刊号不下148 个,为学校带来的收益不到8%,可见该校还有很多改善余地,希望校友们一起努力。
1978 年进英语系的崔尼西,当晚十分激动,坦言来美29 年,他仍记得当年踏进母校的情景。毕业后,约有一半同学来了美国,留在中国的,许多都已当上了司局或副部级等中层以上干部。他认为,校友们可做母校的海外窗口,只要把校友召集起来,他们可以为母校做许多事。他那一届校友李风、郭凡生,就为他们才刚举办的八二届毕业三十年纪念活动,各捐了一千万元。
夏耘是人民大学第一批助教班学生,曾跟随当年主管国家经济的朱融基,为当年的国家发展规划,巡回中国各地做实地访问。她们班廿多人,许多人已进了国务院工作,还有一人当上了温家宝总理的秘书。她自己是1991 年来美,到萨福克
大学做访问学者,没想到遇上另一半,结婚、定居,并在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后,进了美国银行工作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校方,前两天正好有代表团到波士顿开会,包括副校长杨慧林、校长助理郭洪林、国际交流处处长唐忠、副处长石佳友、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晓辉、国际交流处林媛、谢婷婷、杜圣程,以及四名孔子学院院长,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徐玉敏,丹麦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的武惠华,芝加哥大学刘文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李远征等人这晚都应邀出席。
清华大学波士顿校友会会长周福民,北京大学新英格兰校友会会长臧充之,人大附中校友会会长丛乐,以及曾是人大附中状元,甫抵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就读的林茜、李泰伯,也应邀到会祝贺。
出席者还有当年在人大商学院执教,现年已八十多岁的李嘉友,本身是人大校友,现为蒙特爱达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国际项目美方主任唐亮。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