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向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捐赠《重庆历代方志集成》仪式在文化大厦举行。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刘文海、图书馆馆长刘后滨、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虎峰、图书馆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等参加仪式,图书馆副馆长程鑫主持仪式。
刘文海介绍了修缮方志的重要意义及《重庆历代方志集成》的编纂过程。他表示,重庆市志办于2019年初启动了重庆历代方志典籍文献抢救工程,历时近两年,2020年底《重庆历代方志集成》出版面世。全书共100册,收录了重庆地区从明代成化年间至民国时期的府、州、厅、县的方志共128种,辑录了《华阳国志》《大明一统志》等11种通志和文献中关于重庆的部分,是研究重庆历史地理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是传承和弘扬重庆历史文化根脉的重要载体。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学术氛围浓厚,将《重庆历代方志集成》赠予中国人民大学,可方便更多热爱历史的老师和学生查阅,能更好发挥此书应有的价值。
刘文海代表重庆市志办向中国人民大学赠送《重庆历代方志集成》,刘后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接受赠书,颁发捐赠证书并回赠明崇祯本《楚辞》一套,双方合影留念。
王虎峰在交流座谈中补充了《重庆历代方志集成》的编纂渊源,并表示希望图书馆通过举办座谈、征集书评等活动,促进师生深入发掘该书的学术研究价值。
刘后滨对重庆市志办的捐赠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人大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和服务定位,并表示《重庆历代方志集成》蕴含着丰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对研究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意义重大。他表示,人大图书馆将保护、使用、宣传好该套丛书,希望人大图书馆和重庆市志办能以此为起点加强交流合作。
(责任编辑:刘晓阳)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