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人大要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创新建立“讲、研、学、用”四位一体宣讲实践模式
2021-10-10 10:26:06
10,416 次浏览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陈蓦然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努力担当作为,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创新提出并建立“讲、研、学、用”四位一体宣讲实践模式,力求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落到实处,向社会各界发出人大学子的青年声音。

“讲”在基层,深入社会实践

宣讲团学习贯彻党中央精神,紧跟时政热点,组织开展“弘扬时代理论,迎接建党百年”系列活动,深入基层学习调研,与校外各级单位联动,立足于专业优势分享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见解,讲述党史国情,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主题,解答基层疑惑,传播学术成果,力争做好最新政策的传播员和讲解员。宣讲团先后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贵州省、福建省等地以及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石油天然气官网集团有限公司、国创产业园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宣讲活动三百余场,听众涵盖高校师生、党政机关公务人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社区乡镇群众等,取得良好社会反响。相关活动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CCTV1、CCTV13、学习强国平台等官方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研”在真处,夯实理论基础

宣讲团聚焦最新理论的内涵逻辑、最新政策的机理机制、最新探索的学科前沿,充分发挥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法学、新闻学、社会学等学科优势,立足理论研习基本盘,以集体学习、广泛研读、深入探讨、切磋备课为途径,着力夯实成员理论基础,做到“真学”与“真研”相结合,锻造研究能力,提升宣讲水平。经过细致打磨,宣讲团制定90个精品宣讲主题,确保“每节课都是好的”“听了都是有收获的”,不断将学科优势转化为宣讲优势,将理论涵养转化为课程魅力,做到“以研促讲”,持续提升宣讲工作实效。

“学”在平时,铸牢思想信念

宣讲团持续加强自我培训、自我教育,以学促讲,以学增信,先后前往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组织学习,重温百年党史,领悟红色精神。宣讲团还前往河北省灵寿县,贵州省贵阳市、铜仁市、毕节市、遵义市,福建省闽清县、武平县等地开展国情考察和社会调研,追寻先烈足迹,回顾历史、不忘初心、提升党性;步入乡村基层,以当代中国青年之视角探析社会未来的发展路径。宣讲团以交流促学习,以学习推建设,增进共识、启迪思想,加强与兄弟高校理论宣讲社团合作。2021年,宣讲团联合其他兄弟高校理论宣讲社团开展“高校党史接力中国人民大学专场宣讲”活动,搭建沟通桥梁和互动平台,学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理论宣讲社团建设经验。

 “在现实,增强服务本领

宣讲团聚力传播党的理论,讲好中国故事,发挥专业所长,为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贡献源源力量。宣讲团积极服务学校师生,与学校学生处联合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活动,助力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高效推进;与学校团委合作组织开展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微宣讲大赛、“人大青年学党史”等系列活动;与学校学生党建促进会联合组织开展志愿党课活动,为全校师生党支部提供丰富优质的党课资源。此外,宣讲团践行服务社会职能,为十余个省市的近百家机构提供理论宣讲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并积极参与官方媒体节目的录制拍摄,先后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等单位组织的《红色档案——走进中央档案馆》百集纪录片、《旗帜中国青年说》、人民日报VR党建等节目的录制工作,为社会更多地贡献人大人的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何睿 杨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