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研究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刘伟,党委副书记郑水泉、齐鹏飞出席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张东刚主持。
刘伟表示,张东刚同志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后出席的第一个正式会议,就是学校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全体会议,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民大学有着鲜明的红色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教师队伍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涌现出了以“人民教育家”卫兴华、高铭暄为代表的众多“大先生”、好老师。在新时代面临新要求,要把学校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内涵式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刘伟强调,按照教育部相关部署,今年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年”,学校正在扎实开展师德专题教育。要加强师德榜样选树宣传,发挥好名家大师、典型楷模的引领作用,激励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选聘、职称评审、评奖评优、考核评价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要坚持对师德失范行为 “零容忍”,及时严格查处师德问题举报,并结合案例强化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张东刚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师德为要。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具有广泛的意蕴,应从更高标准理解师德的政治要求和科学内涵。广大教师不仅要严私德、守公德,更重要的是明大德,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心怀“国之大者”,努力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
张东刚强调,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引领,着力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升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用。必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把好政治关、师德关,完善师德考评机制,依法依规处理师德失范问题。必须加强师德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师德榜样教育、自我教育和警示教育。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将“严”的主基调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始终,结合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作出新贡献。
郑水泉介绍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整体情况。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人汇报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工作。
(责任编辑:姜彬涛)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