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16日,西班牙IE大学(IE University)与意大利路易斯大学联合举办的2021年世界高等教育创新论坛在罗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在11月16日举办的“驱动知识产出:科研、卓越与影响力”线上分论坛中,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围绕“高校如何促进科研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作主题发言。
刘伟指出,高校科研应当一如既往地以问题为导向,服务社会重大需求,既要瞄准前沿领域,更要关切社会民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公共健康危机和经济社会挑战,高等教育界应当系统深入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国境交叉融合研究,为人类应对挑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刘伟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倡导科研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学校重阳金融研究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智库以国家与社会的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发挥新型高校智库资政启民的作用,政策建议多次被采纳。同时,学校积极推动科研国际化,与世界一流高校设立科研联合种子基金、建立海外联合研究中心,还翻译出版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学术成果、资助科研国际“云”研讨会,支持科研跨国合作与交流,通过思想碰撞促进共同进步。此外,学校还致力于探索科研产业化,于2003年设立文化科技园,促进文化科技融合与版权要素流通,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刘伟强调,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需要秉持开放与合作的心态,勇敢跨越学科与国别的界限。中国人民大学十分期待与国际同行加强科研合作,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凝聚合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同场发言人还有阿根廷圣安德鲁斯大学校长卢卡斯·格罗斯曼(Lucas Grosman)、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校长埃得特劳德·汉纳比格(Edeltraud Hanappi-Egger)、英国爱丁堡大学校长彼得·麦瑟森(Peter Mathieson)、智利发展大学校长费德里科·瓦尔德斯(Federico Valdes)等。各位校长就大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学与创新的关系等议题进行交流,会议由多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共吸引近200名观众线上线下观看。
世界高等教育创新论坛由西班牙IE大学于2010年发起,致力于为高校管理层、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学者、学生和媒体从业者提供交流平台,探讨高等教育发展及高校科研、教学、治理和管理未来走向。2021年世界高等教育创新论坛主题为“全球参与:迈向回应型与创新型大学”,来自2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校长及学生代表共同探讨大学如何推动全球创新、回应社会需求、催生积极变革等问题。
本次会议由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外方发起单位、学校伙伴院校意大利路易斯大学承办,参会嘉宾包括意大利教育部长,意大利路易斯大学、西班牙IE大学及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校长,土耳其科奇大学原校长,俄罗斯高等经济研究大学第一副校长,日本一桥大学校长等,其中许多代表来自学校伙伴院校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成员单位。
(责任编辑:李驰浩)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