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隆重举行。大会全面总结了2011年度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并对本年度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突出表现的实践团队、个人、研究生辅导员、指导教师以及组织单位予以表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党委副书记马俊杰,以及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刘向兵,校长助理、财务处处长查显友和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国际交流处、校团委等相关部处负责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团队、个人及单位颁奖。
播放完本年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风采的视频之后,校团委书记费佳总结了2011年学生社会实践相关工作。她指出,2011年度学生社会实践“规模更大、范围更广、成果更多、影响更深远”,并首次实现地域、学院、学生、时间等“四个全覆盖”。校团委将在2012年进一步完善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系,全面启动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人大模式”。
校党委副书记马俊杰宣读了2011年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获奖名单(名单)。“新时期农民工的理财知识普及团队”等140支团队被评为最佳团队、杰出团队与优秀团队,调查数据《公共财政建设调查》、调研报告《首都高校大学生压力管理对策》等140项成果被评为最佳成果、杰出成果和优秀成果,曹茂竹等140名同学被评为最佳实践团员、杰出实践团员与优秀实践团员。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董良杰等31名研究生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辅导员”,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孔祥智教授等30名教师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财政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统计学院、信息学院、哲学院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优秀组织奖”。在欢快的音乐中,与会领导为2011年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获奖团队、个人和单位颁奖。
商学院2010级本科生郑心泓、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董良杰和公共管理学院叶裕民教授分别代表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辅导员和指导教师发言。
最后,陈雨露校长发表讲话(全文)。
陈雨露校长首先向参与2011年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指导、组织社会实践,付出辛勤努力的教职员工致以特别的问候和感谢。他表示,学校用“985工程”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为同学们搭建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向社会学习的良好平台,是学校党委做出的正确而又重大的决定。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此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看到同学们用感情和汗水写就的调研成果,感到非常高兴。
陈雨露校长充分肯定了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大学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内心飞跃的享受过程。人民大学一直以来坚持“实事求是”的校风,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宗旨,人民大学的同学要在国家发展进步的进程中有所作为,就要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准确位置,就要纵横捭阖,既要关注世界,又要关注中国的民生,投身社会实践。
同时,陈雨露校长在讲话中也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立大志、做实事,深入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社会现实,增强爱国精神和担当意识。第二,希望教师们发扬优秀传统,进一步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形成老中青全面参与、学科群广泛覆盖的新局面;第三,希望校团委、相关部处和各院系继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继续丰富完善社会实践的“人大模式”。
(编辑:苏璇)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