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委员会中方主席夏宝龙和俄方主席季托夫分别在北京、莫斯科出席会议,委员会双方各理事会主席和代表80余人与会。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教育理事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线上出席会议并代表中方教育理事会发言。
夏宝龙强调,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委员会作为中俄民间交往主渠道,要以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好中俄民间外交,为中俄友好世代相传、中俄关系持续高水平发展做出贡献。
在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2021年中方全体会议上,杜鹏从推动青年交流、加强平台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吸纳成员加入等角度出发,介绍了教育理事会2021年开展的首届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一带一路”沿线斯拉夫国家大学生线上团组交流项目等重点活动。
杜鹏表示,2022年,理事会将办好全国高校俄语教师“微课+”教学创新大赛,使大赛成为促进中俄两国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推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平台。同时,努力加强与各兄弟理事会的横向联系与合作机制。
在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上,杜鹏对委员会中方秘书处、中方专家理事会、俄方教育理事会为不久前召开的中方教育理事会第六届年会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杜鹏指出,2021年也是委员会教育理事会成立五周年。回望过去,教育理事会工作取得的成绩亮点突出,振奋人心。站在教育理事会发展下一个五年的新起点,教育理事会将在委员会正确领导和外交部大力指导下,以委员会成立25周年为契机,精心谋划举办相关活动,深入挖掘与俄方教育理事会的合作潜力,期待未来在教育理事会框架内与俄方高校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
在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2021年中方全体会议上,中方秘书处和各理事会代表进行了工作交流。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全面总结并积极评价委员会两年来的工作成果,就加快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共识、深化睦邻友好、推进民间交往深入交换意见,明确未来工作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王平、副处长林媛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丁悦)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