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地区通过不断探索,以农村土地资源和外部环境为基础,推动“接二连三”的农业多样化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
田园综合体姓农,不断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有的地方立足农情,结合特色资源、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品牌。有的地方立足村情,形成农村文化特色,通过重温农耕文化、体验旅游休闲等方式实现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田园综合体务农,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的地方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形成了优质农产品的区域性品牌,在农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有的地方以农业为核心,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充分盘活了资源资产。
田园综合体为农,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如今,一些地方创新“政府平台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统筹管理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并围绕产业、人才、组织、生态、文化构建,推动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未来,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创新型试点,田园综合体试点应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立足地域特色、强化数智支撑、创新投融资手段,发挥田园综合体在乡村振兴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产教文旅“三位一体”,田园综合体将进一步推动实现“三农”发展新跨越。
(作者张利庠,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原文刊载于《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26日第 07 版)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田园综合体姓农为农(点睛)
(责任编辑:常佳和)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