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11级博士生大会在明德堂召开,纪宝成校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由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袁卫教授主持,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教授作了“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作为博士生指导教师代表发言。全校800多位2011级博士研究生新生和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教务秘书以及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纪校长简要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史,阐释了2010年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纪校长指出,总书记在视察时,重申了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指出了人民大学的历史地位和崇高使命,肯定了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希望人民大学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同时也殷切希望同学们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应该立志成为杰出人才,用行动践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纪校长要求,博士研究生要坚持学术本位,崇尚学术、追求真理,以学术成就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教授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状况,指出了目前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改革措施。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以“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第二,以“提高研究生学术素养”为着力点,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了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第三,以“开阔研究生的国际视野”为目标,大力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性;第四,搭建研究生科研平台,着力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五,选拔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为全国优博和未来科学研究骨干作好储备;第六,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和“博士生论坛”,进一步拓展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学术交流能力;第七,建立了严格的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成效显著;第八,启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所有文字重复率大于10%的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推迟半年至一年,在认真修改后方能答辩。
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作为博士生指导教师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与大家分享了自己20多年在学术道路上的感悟和体会。他指出,博士学位是一个崇高的学术学位,博士阶段的学习必须秉持“学术,学术,还是学术”的理念,经历并完成一个完整的学术训练过程。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学术水准的集中体现,它必须建立在理论基础和理论逻辑引申之上,要有理论价值,研读充足的文献是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必经之路。
常务副校长袁卫教授最后做了总结,他结合自己在读博士生期间的切身体会和作为一名学者对“研究”和“学术”的深刻感悟,对全体博士生新生提出了几点希望。要求博士研究生摒弃3年一定要答辩的思想,用3-6年的时间,沉心研究,打造一篇高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以此为目标,做好吃苦的准备,甘于坐冷板凳,经受学术追求中的磨练。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上,要“小题大做”,克服畏难情绪,从小题目入手,多方收集资料,深入研究,打造精品。
(编辑 杨默)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