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人大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2011—2012学年开学典礼举行
2011-09-15 18:59:44
10,921 次浏览
来源:
编辑:人大新闻网

  9月14日下午,7967名来自全国各地的2011级新生齐聚世纪馆,参加中国人民大学2011—2012学年开学典礼。

校领导纪宝成、程天权、袁卫、牛维麟、林岗、马俊杰、陈一兵、王利明、杨慧林,荣誉教授高放、荣誉教授高铭暄,学校董事会常务董事、人大校友、著名艺术家苏叔阳等出席典礼。各学院、各部处负责人,2011级全体新生以及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开学典礼。

  校党委书记程天权主持开学典礼。

常务副校长袁卫介绍了2011级新生录取情况。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共录取新生7967人。其中,本科生3342人,硕士研究生3741人,博士研究生884人。本科生方面,生源质量较往年稳中有升,各地录取平均分明显提高,考生的专业志愿满足率大幅度提高;学校继续加大自主招生改革力度,自主招生生源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生方面,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19090人,居全国高校第五位;新增十类专业学位硕士,共录取专业学位考生1408人,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外国来华留学硕士生全英文项目共录取88人,较往年有了大幅度提高。

国学院黄克剑教授代表全体教师向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全文)。从一个人要守住生命的重心、一个人不能没有虚灵的真实、一个人立志要有历史感等三个方面,黄克剑教授与在座新生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做人与治学的感悟,并引用孔子“后生可畏”的古训,规勉新同学在步入学术殿堂时应先期被一种“神圣的战栗”所充塞,并将这持续的“战栗”不间断地调整为对于学业的“庄严的注意”,从而才有可能让前辈们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感到“可畏”。

商学院2008级本科生陶婷婷代表在校生发言(全文),与在座新生分享了自己在校三年多学习和生活的体会。她认为,大学是思想的蜕变、精神的升华,也是不断追求独立人格、追求努力成长为社会所需之人的过程。她鼓励在座新生要在人大“大学之道”的引领下,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并祝福所有新生“无悔青春,无悔人大”。

2011级外国语学院新生高远在代表新生发言(全文)时说,为能成为一位人大人而感到自豪,为能怀揣梦想在人大展翅飞翔而感到光荣。他表示,在人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学术气息的感染下,将勇挑人大“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重担,不辜负家人、老师的殷切期望,为祖国的未来奋斗不息。

校董会代表苏叔阳在发言(全文)中讲述了41年前在人大中共党史专业学习和生活的情景,以亲身经验展现了当时充满激情的校园氛围。他寄语全体新生,“不为时潮所动,要耐得住寂寞”,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身的个性发展。

纪宝成校长发表讲话(全文)。

纪宝成校长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2010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专程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亲切看望广大师生员工,充分肯定学校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学校“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建校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提出要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纪宝成校长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学校考察时强调,“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这是总书记对人大学子的殷切期望和特殊要求。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与学校“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和“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就要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福祉做出杰出的贡献。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如何更好地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如何在大学阶段为将来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打好基础,纪宝成校长对全体新生提出三个希望。

要想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就要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远大的理想,就是要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志向。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是要有人民观念和群众意识,关注社会、关注国情、关注民生,努力做到“行为精英,心为平民”。

要想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就要掌握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真本领,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既要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不仅要关注本地区、本国的事情,也要关心国际大事,站在世界的高度来观察和研究问题。要注重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重视增强自己的理论思维和创新思维,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掌握高水平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增长才干。

要想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就要具有健康、强健的身心素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人的综合素质的高水平拓展和提升。这既是对大家知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又是对大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意志品格的磨练。保持身心强健,要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造就强健的体魄,也造就强者的心态。

纪宝成校长以一首小令《诉衷情》送给2011级新生并祝愿大家学业有成,“青春扑面喜盈堂,望眼尽轩昂。后生可畏如是,何乐直相当!言热烈,掌声长,最风光。校歌嘹亮,激荡心潮,大爱无疆。”

开学典礼在全体新生合唱《中国人民大学之歌》中落下帷幕。

(编辑 燕燕 杨默 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