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5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全面动员、全面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争的行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致全体教职员工的一封信
亲爱的全体教职员工:
当前,北京疫情处于高位平台期,形势严峻复杂,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为了大家健康与安全,早日驱散疫情阴霾,按北京市相关政策要求,学校近日密集调整政策,不断加强校园疫情防控,在此,我们对全体教职员工的理解支持、积极配合和辛苦付出致以最真挚的感谢!
北京本轮疫情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穿透力强、无症状感染者多,社会面仍有零星隐匿传染源,传播途径尚未完全阻断。北京疫情防控正处于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争取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关键时刻!
昨晚,学校根据北京市统一要求,再次明确了严格出入校管理、全面调整授课方式、行政教辅人员AB组轮岗等政策。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员行动,尤其是学校人群密集,疫情防控风险高、难度大,是防疫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防疫攻坚战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希望全体教职员工一如既往支持配合各项防疫措施,校外居住的教职员工坚持“非必要不入校”、校内居住的教职员工坚持“原则上不再出校”,绷紧防疫之“弦”、筑牢健康之“墙”,戴口罩、讲卫生,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按时核酸检测、及时自我排查、主动上报情况,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共同阻断病毒传播!
学校将持续关注大家各方面的需求,及时优化相关保障。让我们一起努力,上下一心,共同守护学校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守护每一位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身体健康!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2年5月6日
党旗在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现场高高飘扬
北京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自4月26日以来已开展7轮全员核酸检测,由于全市11区同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学校面临核酸检测力量的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为严格落实北京市防疫要求,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党委领导下,组织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特殊时期拿出特殊精神、体现特殊担当,冲锋在前、攻坚克难,共发动超过200人次教职工党员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现场身份核验和维持秩序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近700小时。
当好疫情防控“志愿者”,锻造疫情防控“先锋队”
为贯彻北京市关于疫情防控“校自为战”指示精神,落实《北京高校疫情防控应急封闭管理工作指引》要求,学校组建了党员教职工应急核酸采样志愿服务队,做好了志愿者的培训和演练工作,志愿服务队中包含中层干部和青年教职工,集合了学校先锋力量。在此次全员核酸检测中,中国人民大学党员教职工百人应急核酸采样志愿服务队,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分为四个小组,设置四位小组联络人,四个小组上下午轮班到岗,全程参与了4月28日、4月30日、5月2日、5月4日全员核酸检测现场工作,累计参与工作150余人次,强有力地保障了学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核酸检测现场,党员教职工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在接受专业培训后,化身“小蓝”,分工协作,协助医务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录入、试剂分发、人员引导、秩序维护等各项工作,帮助引导学校师生高效、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践行“党员先上”,勇当疫情防控的先锋模范
5月2日下午,北京市部署要求5月3日至5日连续开展三轮核酸筛查,学校迅速响应,学校机关党委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完成了5月3日党员应急核酸检测志愿服务队招募,众多机关部处党员领导干部主动请缨参与应急服务队,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委组织部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坚决落实北京市决策部署,进一步组织召集5月5日党员应急核酸检测志愿服务队,两次党员应急志愿者共计70余人次。
在疫情防控的重大工作中,学校党委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优势,转化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制胜优势,通过实践锻炼打造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全新队伍,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做好抗疫工作!
原文链接:[中国人民大学官微]@全体教职员工!绷紧防疫之“弦”,勇当疫情防控的先锋模范!
(责任编辑:杨孟成)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