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组织中心全体教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心全体教职工收看4月25日当晚新闻联播并发表学习心得感言,先后参加全校干部师生大会和艺术学院党委组织的有关宣讲学习活动;中心领导班子参加艺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和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大学监察专员吴付来所作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参加和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哲学院、艺术学院、体育部等部门院系联合举办的专题研学活动等。
5月9日中午,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按照“统学-研学-深学”三阶段继续组织开展学习,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活动,会议由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张淳主持,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费佳、张放,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课程教师周源、肖媛妩、杨洁、陈继玲及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全体职员参会学习,全体参会人员讨论并分享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
张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还明确地指出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政治底色和精神品格。我们应传承好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历史,坚持“为人民而艺术”的理念和创作方向,“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是中国人民大学未来一切工作围绕的基本点、出发点。同时,我们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问做深做实,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解决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立足中国国情的实际建设大学,走符合我国历史、文化与国情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不能简单照搬国外大学的标准和模式。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也应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校美育工作的实践紧密结合,开展持续深入的学习,扎根中国大地、依托学校人文社科领域的深厚积淀,建设完善“大美育”体系,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
费佳表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一个系统、持续的过程,根据中心的统一规划,从本次统学开始,将开展系列的专题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此次考察时回顾了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程,特别提出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定位,奠定了学校在新时代征程中的发展基础和目标。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体到对人大学子而言,即是要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同学们指明了奋斗方向,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党史、校史的学习,对红色血脉的赓续,中心近期开展的“人大组歌”系列讲座已在多个学院开展,让更多人大师生了解、学唱相关曲目,已在以艺术弘扬红色传统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开展的各项工作中,中心也将围绕以上要求,不断调整改进教学方向,加强美育工作。
张放表示,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使得我们作为人大人无比激动和振奋。总书记亲切关怀青年人成长成才,为教师们做好如何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指出了明确方向,要求广大教师们把温暖和情感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把为人师表的“大先生”作为长远的工作目标,为广大教师承担新时代育人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当今,新时代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既着力培养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也注重塑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坚持思考与实践如何建设独树一帜的美育教育体系,激励和动员青年学生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和分管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周源表示,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不能简单以国外大学为标准进行模仿,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其中,“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就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党放心、不负人民。周源认为,对教师而言,想要把学生培育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作为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更要把握好时代的方向。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为学、为事、为人。作为艺术教师,应当以发展和推动先进文化为己任,坚持为人民而艺术的宗旨,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杨洁表示,回望人民大学的历史,自诞生之初,我们就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因此,作为一名人大的教师,在感到自豪的同时,应当充分感知时代关切、倾听人民呼声,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杨洁谈到,作为一名艺术教师,首先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认真进取,涵养德行,将课程思政与美育教育相结合,在课堂讲授中融入中国风格、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传播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同时也要做到以身作则,将总书记的讲话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在自己的岗位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从而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认真完成人民教师在新时代的使命,引导学生成为担当时代大任的新青年。
肖媛妩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应该办什么样的大学指明了方向。回溯历史,人民大学在发展的进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曾经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也难比当下。该往何处去、该向何处发展,如何拓展教育广度与深度、建设一流的大学,我们也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之中。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结合所授的《中国音乐赏析》课程,肖媛妩谈到,我们应该看到,中国音乐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而非一味崇拜西方的音乐。同样,要建设成为一流的大学,首先就需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向世界讲好我们的故事。
陈继玲分三个方面分享了学习心得:一是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方面,在实践当中,我们不仅要注重道理,还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老师用心教,才能启发学生用心悟。同时,作为老师也要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从而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贯彻到课堂之中;二是扎根于中国大地,我们一方面要回应当前的时代诉求,另一方面要关切中国问题和中国需求;三是我们不仅要扎根中国大地,还要面向世界。我们要通过建设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起属于我们的话语体系。作为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更应当担此重任,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出贡献。
中心职员成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来到学校考察,令人感到振奋与激动。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我作为一名行政教辅人员,虽未在第一课堂影响教育学生,但是作为学校的三支队伍之一,行政教辅人员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因此,我要加强对自身道德修养、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保持对教育的信仰与尊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团结同事、共同奋斗;同时也要做到知行合一,讲真话,守节操,如此才能为人表率。作为教辅人员,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骨干计划成员刘浩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总书记的嘱托和寄语指明了学校未来工作与发展的方向,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中,我们也应谨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艺术思政的内容贯穿公共艺术教育始终,作为中心的骨干计划成员,要积极配合中心教师开展思政内容与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相结合的课程建设、改革工作,保障思政内容通过公共课平台给人大师生以更为深远的影响。组织开展相关艺术类活动以继承和弘扬红色传统与红色精神,如面向全校各单位,以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推广“人大组歌”系列讲座,以人大校友所创作的经典歌曲为线索,向师生讲授歌曲背后的党史、校史知识与时代背景,传承红色基因,保障艺术思政对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全面覆盖。
接下来,中心仍将继续按照“统学——研学——深学”三阶段,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组织集体学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贯彻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巩固,确保将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学深悟透、落在实处。
(责任编辑:刘晓阳 陈蓦然)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