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贯彻落实学校开展毕业生行李寄存工作的相关要求、保障毕业生安全有序离校,自5月25日起,法学院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23名党员志愿者,累计为13名本校升学同学运送寄存行李,切实解决毕业前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学校发布关于毕业生行李寄存的相关通知后,法学院第一时间收集了学校升学毕业生的行李寄存服务需求,并迅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为毕业生提供志愿者帮助、小推车等便利,全力帮助毕业生解决大件行李寄存运输难的问题。完善的需求统计体系、高效的志愿者接单效率,从上至下通力保障着每一位毕业生的生活便利。
法学院毕业生2018级本科生温鸿炜表示,“在四年的志愿服务、学生工作中,我始终奉行着‘传承明法精神,服务学院学生’的宗旨,做一名传承者、服务者。光阴荏苒,四序流转,当我以毕业生和被服务者的身份来面对新一批志愿者时,我对这一宗旨的体悟更加深刻,传承和服务绝非单向的传递,更像是一种双向奔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共同塑造了人大法律人的身份认同感,塑造了人大法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馨感,这或许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法学院毕业生2018级本科生田文瑕表示,“十分感激帮忙搬运行李的两位同学,他们不惧夏日酷暑,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从明德楼拖着小推车来到东六楼下,又帮助把行李送到公教二楼。虽然与他们的交流不是很多,但是他们的帮助使我感受到了法学院同学的友善与热情,也体会到了法学院对毕业生的关心关怀,为毕业生细致周到的考虑和安排。对于一个需要寄存很多行李的人,切实感受到了如雪中送炭般的温暖,再次表达对志愿者和学院的感谢,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法学院志愿者2019级本科生王佳傲表示,“作为一名学生预备党员,我很荣幸能够参加法学院行李寄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一直在想如何能够尽我所能,服务、帮助身边有需要的同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帮助毕业生同学搬运行李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成就感和使命感,尤其是和同组志愿者同学通力协作完成搬运的时刻,以及看到毕业生同学完成寄存并对我们表示感谢的时候。‘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这句话一直深深地感召着我。面对疫情大考,我希望用我的实际行动履行为人民服务的使命,真正展现‘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精神风采!”
法学院志愿者2019级本科生霍美利表示,“作为一名学生预备党员,我很荣幸加入法学院党员志愿服务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次帮助毕业生寄存行李的志愿服务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法学院师生同心抗疫、共渡难关的责任感和凝聚力。从老师在组长群发布专项任务到小组长向组员传达专项任务,从同学的踊跃报名到每位志愿者的用心服务,法学院党员志愿服务队都真正做到了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扛起了人大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毕业生同学的一句句‘辛苦’与‘感谢’都让作为志愿者的我备受温暖,更加体会到人大法律人之间的情谊与人大法学院的凝聚力。”
(责任编辑:张凯怡)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