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俄罗斯驻华使馆举行国庆招待会,庆祝6月12日俄罗斯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出席招待会。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致欢迎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主席夏宝龙应邀出席并致辞,中方代表、各国驻华大使、外交官、中俄各界代表等出席。
杰尼索夫在欢迎词中表示,在新时代全方位发展与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始终是俄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中俄双边政治对话和务实合作仍在继续蓬勃发展。睦邻、友好与合作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力量。
夏宝龙在致辞中表示,中方愿同俄方坚守世代友好初心,以落实两国元首共识为引领,坚定不移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夯实中俄传统友谊。
杜鹏在招待会上与俄罗斯驻华使馆一等秘书、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驻华代表伊戈尔·波兹尼亚科夫等外交官就加强学校与俄罗斯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一直以来与俄罗斯高校保持着友好交流关系,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校级合作关系。学校也是中俄两国元首倡议成立的民间友好组织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下设中方教育理事会秘书处所在单位。在外交部和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委员会中方教育理事会于2016年11月22日成立。理事会的宗旨是通过开展高等教育领域学术交流活动,增进两国教育界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中俄两国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运转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徐小婷)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