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交流
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举办“走向全球的中国经济与中国外交”学术研讨会
2022-07-02 10:10:26
7,668 次浏览
来源:国际交流处
编辑:贾 云菲

6月28日,“走向全球的中国经济与中国外交”学术研讨会举办,该研讨会由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主办,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经济与外交专门委员会承办。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经济与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岳晓勇出席会议并致辞。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时延安,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经济与外交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兼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李巍,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晓萌分别主持研讨会。

杜鹏代表研讨会主办方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指出,在国内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双重红利下,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各国经济复苏举步维艰的国际新形势下,中国依然保持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压器”。走向全球的中国经济同时也带动中国外交走向全球,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等一系列经济外交重大倡议,“以义为先、义利相兼”,丰富了经济和外交理论内涵,开辟了全球化时代经济和外交新境界,形成了我国新时期经济和外交工作的新思路、新布局。当前中国更需要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外交行动的选择进行学术探讨,高校应为应对全球挑战、完善经济与外交全球治理贡献力量。

岳晓勇结合长期从事外交实践和政策研究的经历,他表示,任凭世事风云变幻,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和外交都将发挥关键性作用。确立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方携手构筑全球抗疫防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世界经济复苏,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经济政策和实践成果显著、令人称赞,为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全球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中国的发展不可阻挡,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继续扩大,这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与促进合作共赢的重要力量。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与共、同舟共济的精神,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面对的生存、发展、安全、稳定的挑战,这是中国大国经济与大国外交的责任和担当。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蕴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光斌,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东北亚区域研究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刘雪莲,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人华侨研究院院长张振江,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金砖国家合作中心主任王磊,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秦海波等专家学者与会并发言,围绕“中国在国际舞台的新角色与新地位、新责任与新使命”,深刻洞悉国际格局演变,表达新观点,探讨新思路,提出新倡议,为应对全球挑战、完善经济与外交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自2020年12月成立以来,受到中宣部、教育部等上级部门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与其他25家从事并支持文化交流事业的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携手,组织开展各类会议与交流活动,旨在实现用学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既定目标。联盟下设12个专门委员会,其中经济与外交专门委员会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组建,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世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外交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具体组织管理,致力于就经济和外交相关领域的议题在联盟内外进行学术探讨并服务于国家的大政方针。

(责任编辑:张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