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汇报]陈雨露:学会讲“世界语”
京剧经典的对外翻译是几代京剧人的愿望。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代艺术家陆续做了不少探索,但成规模的作品并不多见。在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并“走出去”的过程中,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平台理应承担起责任与使命。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发起的“百部中国京剧经典剧目英译”,便是一次实践与探索。
在工作中接触了一大批多年从事国际交往事务的前辈与同事后,我发现许多老外交官聚会时的话题不仅仅是外交工作,经常会围绕京剧等中国传统艺术展开。他们还常常讲起自己在国外利用京剧等传统文化修养来开展外交的故事。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关注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与现实、思想与文化……准确而传神地向世界说明中国,成了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几年前,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剧研究中心,聘请有多年海外推广京剧经验的艺术家、学者带教研究生,为本科生授课,培养其专业素养,在校园里普及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同时教会学生讲“世界语”,使他们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用外国人能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海外。
未来5年,京剧经典剧目100册英译本将陆续问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在相关人才培养过程中,这一切只是开始。
原文链接: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
AA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