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毕业典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共同庆祝中国人民大学2022届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掀开人生新篇章, 奔向美好前程。
凤凰花开的路口、我的未来不是梦……青春的歌声唱响。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来到现场,共享作为人大人的高光时刻。
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中国人民大学历来是人才荟萃、名家云集的地方。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我国人口学、老年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今年100岁的邬沧萍先生,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人、今年96岁的方汉奇先生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今年87岁的张立文先生作为教师代表出席典礼。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李强出席典礼。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刘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大学监察专员吴付来,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副校长杜鹏、朱信凯,党委副书记齐鹏飞,副校长顾涛、王轶,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百精出席典礼。张东刚主持典礼。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代表,学校各学院(书院)、机关各部处、直附属单位的教师代表,校友代表与全体在校毕业生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本科毕业生代表公共管理学院万洁琼发言。
她结合自己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社会实践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于“选择”的体会:要把课堂的知识搬到现实语境中,深入真实的社会、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人,在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过程中走出、走好、走稳自己的路。
研究生毕业生代表劳动人事学院陈继淮发言。
他选择回到家乡贵州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他讲述了到东北参军、到西南支教的青春远征故事,分享了成长的收获:最壮阔的青春应该扎根基层、扎根一线,在祖国的平凡角落朝着不平凡的目标——成为“复兴栋梁、强国先锋”而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为获得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以及赴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学生代表颁发证书。
毕业生代表为邬沧萍、方汉奇、张立文三位大先生献花致敬。
如果大学是一张答卷,你会留下怎样的答案? 毕业主题视频《答卷》,留下我们的时光,记录我们的成长。
教师代表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发言。
他向毕业生们送上祝福。他希望同学们把经历和体验世纪疫情大事件作为人生成长的“资本”,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对已经确定的事情担起青年的责任,从问题入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建设性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历史思维,以历史的全局观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以吴玉章老校长为人格典范,在复杂的环境坚持做好事、做好人。
校友代表、国民经济管理系,1996届毕业生、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发言。
他深情回忆了先后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双奥经历”,寄语师弟师妹们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作为成长支柱、奋斗基石。
全体师生以合唱《我的祖国》的方式,共同表达对乔羽老校友的深切缅怀,用歌声传承人大情、弘扬爱国志。
6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校友,当代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乔羽先生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为党和人民的艺术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我的祖国》是乔羽的代表词作之一,这首歌的作曲者刘炽、首唱者郭兰英、歌曲原声电影《上甘岭》的导演沙蒙,都是人大校友。“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乔羽先生的歌词饱含深情、质朴澎湃,影响鼓舞了几代中国人。他用文字赞颂时代、用歌词讴歌人民、用歌声凝聚力量,为祖国和人民献上最真挚、最热情的祝福与赞歌。
刘伟讲话。他代表学校对全体毕业生同学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奔向美好前程,表示热烈祝贺。
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到学校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寄语毕业生:一是不辜负所处的伟大时代,既要择高处立,更要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做无愧于时代的建设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不辜负脚下的这片土地,无论到艰苦的岗位上“淬火”,还是到基层“墩苗”,都要脚踏实地,向下扎根、向阳而生,努力在生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淬炼意志品质、增强实干本领,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向党、不负人民”成为一生的誓言和承诺。三是不辜负成长的青春韶华,作为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新一代,要心中有梦、眼里有光,从伟大的“中国精神”中汲取智慧、增添力量,坚定理想,筑牢信念的“压舱石”,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跑出最好成绩。
学校《陕北公学》剧组的同学们,以情景演绎的方式,带领全体师生重温85年前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的题词。这段穿越时空依旧振奋人心的题词奠定了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的政治规格和精神品格。
最后,张东刚深情寄语毕业生。
他表示,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人大青年学子充满深情、充满厚爱、充满期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
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希望毕业生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永远铭记今天许下的铿锵誓言,用一生的时间努力践行“青春向党、不负人民”的价值追求。
典礼在全场齐唱《中国人民大学校歌》的嘹亮歌声与“青春向党、不负人民”的欢呼声中落下帷幕。
鲜花捧在手里,红色基因根植在心间。山高水远,将这方校园的地图装在行囊,期待终有一日再相逢。
身边有你,这就是青春最好的模样。
如果时间能像相片一样定格,想用每一个微笑,每一缕阳光和微风,来记住你,记住成长和收获的时刻。
此次毕业活动中,学校还首次为全体毕业生分时段组织学位授予仪式,来自28个学院的教师代表为全体在校毕业生“一对一”拨穗。
首次在毕业典礼前设置致敬青春的草地歌会。
首次为全体毕业生设置校园打卡地图,让毕业季成为师生主场的青春纪念册,为毕业生留下最美人大记忆。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从今以后,你们就将离开这片留下无数青春记忆的校园,走向社会的广阔天地。不要忘记,无论走到哪里,母校将永远是你们最温暖的家!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们永远是心灵相通、彼此牵挂的人大人!
原文链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信]青春向党、不负人民!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毕业典礼举行
(责任编辑:顾筱竹)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