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对学校2021年度审计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审计工作计划进行了审议,并对其他方面审计工作进行了研究。学校党委审计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党委审计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伟主持会议,学校党委审计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大学监察专员吴付来,学校党委审计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朱信凯,学校党委审计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齐鹏飞,学校党委审计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顾涛和党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与会。
张东刚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立新时代审计工作奋斗目标,要从“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高度充分理解和领悟审计工作的政治意义,强化审计的政治站位,为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保驾护航。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将对党委、学校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发挥好审计监督的“利剑”“利器”作用,扎实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服务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张东刚就做好2022年度学校审计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是要加大审计工作创新力度。要结合学校特点、人员特点,建立全过程的审计工作创新机制,持续推进审计工作管理创新、方法方式创新,强化日常审计力度。二是要形成协同联动。加大与组织、纪检、巡视、财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不断完善统筹协作机制,深化审计信息共享和成果运用,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要加大研究力度。要在认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委托学校研究力量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专题研究。四是要着力加强审计工作“后半篇”运用力度。要进一步强化审计意识和被审计意识,切实将全面从严要求贯穿审计工作始终,不断抓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让审计工作“长出牙齿”,促进各类问题“去存量、遏增量”,不断降低学校管理风险。五是强化队伍建设力度,强化审计主体责任,增强创新思维,强化源头治理,将全面从严贯穿始终。六是要强化信息化手段,通过不断提升审计信息化水平为学校审计工作赋能。
刘伟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学校审计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完善审计工作职能、理顺工作流程,依法依规全面履行审计职责,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走新路”大计、为学校立德树人主业顺利发展提供支撑。
刘伟强调,要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背景出发,充分运用好审计成果。一是要通过审计发现问题督促各单位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推动学校制度体系建设,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二是要通过严肃追责问责教育党员干部,敬畏审计,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推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三是审计工作要通过财务线索覆盖各项工作,检查工作完成情况,特别是要关注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
刘伟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与党委组织部、校园建设管理处等相关部门的业务交流,主动沟通工作变化,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各成员单位要增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政治站位共同推动学校审计工作层次不断提升,确保学校审计工作能够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实际相匹配、能够与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目标相适应。
(责任编辑:常佳和)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