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人大要闻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案件管理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举办
2022-10-14 11:24:12
2,593 次浏览
来源:法学院
编辑:张 楚怡

9月23日下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案件管理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举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共同为基地揭牌。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申国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出席仪式。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检察案件管理研究基地的主要目的是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与应用,强化理论对实务工作的引领作用,共同探讨如何以科学管理促质量、促效益、促能力,促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人民至上、推进司法为民。研究基地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案件管理研究基地主任陈卫东担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程雷担任副主任。

揭牌仪式由王轶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邓思清宣读《关于同意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设立检察案件管理研究基地的复函》。

张东刚对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对最高人民检察院长期以来对人大法学院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出席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法学学科知识体系。学校、学院会对研究基地的建设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

童建明指出,加强检察案件管理基地的建设是深化检校合作、提升检察案件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第一,坚持讲政治与讲法治有机融合,确保检察案件管理研究正确方向。第二,坚持基础理论与管理实践有机结合,提升检察案件管理研究工作的质效。第三,坚持数据研究与数据运用有机融合,推动检察案件管理研究智慧发展。第四,坚持专业教育和专门培训有机融合,实现检察案件管理人才培养等优势互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杜焕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陈卫东,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吴宏耀等参会,最高人民检察院、部分省市检察案件管理部门负责人参会发言。

黄文艺表示,人大法学院将坚持讲政治与讲法治相融合,基础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数据研究与数据应用相结合,专业教育与专门培训相结合。黄文艺向最高人民检察院长期以来对人大法学院全方位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表达了感谢,表明了对建好案件管理研究基地的决心。

陈卫东表示,推动检察案件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将是基地研究团队需要攻克的重点和难点。第一,司法管理应当遵循管理学的一般规律,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综合司法活动的自身规律和特点,提升案件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第二,案件管理的研究必须与检察业务紧密结合,服务于检察机关业务的需要,促进案件管理的能动化。第三,检察案件管理研究基地旨在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平台,助推检察案件管理智能化系统的升级和完善。

张建伟就案件管理的“科学性”方面提出若干问题并发表意见。第一,案件管理属于司法行政工作,因此不存在检察官员额的问题。第二,司法机关对于物的管理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亟须建立对于赃款赃物的管理平台。第三,要进一步加强案管部门对案件质量的评查,尤其是针对检察机关证据不足不起诉的质量评查,实践中北京市检察院的交叉互检评查方式值得推广。

吴宏耀认为,第一,检察案件管理它是一个新的交叉研究领域,需要融合管理学、统计学等领域的知识。第二,检察案件管理是一个科学性非常强的领域,案件管理可能要通过一些指标来发挥风向标、指挥棒的作用,科学设置显得非常重要。第三,检察案件管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案件管理有数据,数据是“富矿”,能够把“富矿”用好对整个检察制度、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都会有很大帮助。

(责任编辑:霍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