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新年贺词
— 读懂相框里的故事 —
(《独家视频丨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点击跳转链接)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蕴含宏伟愿景、饱含殷切期望。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员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 电视积极收看直播。
当习近平主席深情寄语青年的直播画面里出现领袖书架上摆放的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的照片,中国人民大学三万余名师生与数十万海内外校友深受鼓舞、更加振奋、倍感荣光,纷纷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党的教诲,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 统一行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相框里承载光阴的故事,为非凡历程铭刻记忆。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学校考察调研,发表新年贺词时又在书架上摆放与人大青年在一起的照片,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人民大学这所党创办的大学的关怀厚爱,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坚守初心、始终让党放心的殷切期望。这是学校85年光辉校史和奋斗历程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2022年4月25日,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
面对热情洋溢的师生们,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2022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勉励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在今年的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深情寄语:“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
牢记党的教诲 争当先锋闯将
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复兴梦想正在召唤,广阔舞台已经搭建,新时代中国青年挺膺担当,必定大有可为。
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们积极收听收看直播,纷纷表示,作为青年学生,在新年之际听到习近平主席的殷切寄语,倍感温暖、倍感振奋!作为人大人,看到习近平主席的书架上摆放着与人大青年在一起的照片,深感光荣、深受鼓舞!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争当先锋闯将,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法学院本科生郑槐泠表示,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进者。我们要把理想志向转化成抓学习、勤学习、善学习的内生动力,抓紧一切学习知识、锤炼本领的机会,如饥似渴学、时时处处学、持之以恒学,用自己的真本领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写下属于“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精彩人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雷引杰表示,我们将牢记领袖嘱托,保持舍我其谁的奋进姿态和蓬勃朝气,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心,让青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抵得住风浪、经得起考验、担得起使命,用实际行动做到“青春向党、不负人民”!
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林泽玮表示,党的领袖时刻关心青年、牵挂青年、鼓励青年,我们更应牢记嘱托、不负时代、不负华年。时代蒸蒸日上,青年当笃定前行。展望未来,我们一定会挺膺担当祖国的发展重任,共同写好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故事,努力成长为堪当重任的“先锋分子”!
商学院本科生张元泽表示,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已经照亮祖国大地、照亮万千青年奋斗的身影。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必将牢记嘱托,在躬行实践中练就“真本领”,挺起扛事成事“硬脊梁”,在奉献进取中激扬青春梦想!
财政金融学院本科生刘嘉宸表示,2022年,中国青年勇担使命,以奋斗之姿展现精神风貌。未来,我们青年更要挺膺担当,以一心向党的坚定、一以贯之的团结、一往无前的勇气、一点一滴的实干,为明天的中国更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新时代中国青年必将不负时代、不负华年!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原文链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殷切嘱托!寄予厚望!习主席书架上的照片上新了!这张来自人大!
(责任编辑:董涵琪)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