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值中国传统农历春节期间,为加深当地民众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促进中德文化交流与传播,德国莱比锡孔子学院开展系列春节特别活动。
幼儿园老师参观学院并体验中国文化
当地时间1月16日,当地一所幼儿园(德语名为Lebensbaum,中文名为:生命之树)的15位老师参观了德国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并进行了国画、茶艺和中华美食等文化体验活动。
下午5点,15位幼儿园老师准时到达了莱比锡孔子学院。学院德方执行院长徐磊向到场的嘉宾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当晚的活动安排。首先,来访的师生跟随学院书画课老师一起体验了中国书法国画的魅力;随后,在茶道老师的带领下品尝了绿茶与乌龙茶;最后,众位老师一起品尝了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
参观结束后,老师们都表示此行收获丰富,他们充分地感受了中国文化的风采与魅力。
与瑙恩霍夫中学联合举办“中国文化”开放日活动
当地时间1月21日,德国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与瑙恩霍夫中学联合举办了“中国文化”开放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围棋、书法、国画、剪纸和中国结编织等,数百名师生与家长参与活动。
上午10点,“中国文化”开放日活动正式开始,前来体验的师生家长及其附近的居民络绎不绝。大家在教学、游戏中品味中国语言、文化:有的和书法国画老师一起体验了中国书画的魅力,写出了一个个漂亮的福字;有的与围棋老师一起切磋棋艺,感受了一把“运筹帷幄”的乐趣;有的在老师细心的指点下编织出了一个个漂亮的五彩手链与中国结;还有的向孔子学院的老师们学习了简单的中文日常问候。
“中国文化”开放日活动结束后,来访的师生、家长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增进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莱比锡孔子学院邀请学生一起欢度春节
当地时间1月21日下午6点,莱比锡孔子学院邀请了二十多名学生一起吃火锅、包饺子、唱中文歌、看春晚,共同庆祝中国春节的到来。
下午6点,受邀的学生们抵达了学院。之前由于疫情影响,很多中文课程一直在线上,有的学生是第一次来到孔院。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孔院的教室和图书馆。看到一个个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望着一桌子琳琅满目的食材,观看着屏幕上播放的春晚精彩节目,大家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
晚上七点,火锅宴正式开始。首先,学院老师向到场的嘉宾表示欢迎,并送上新春祝福,在场师生举杯欢庆中国传统佳节的到来。火锅宴之后,学院还组织大家一起包饺子。老师首先给学生们讲解了饺子的历史演变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然后向体验者演示了包饺子的具体流程,最后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向孔院工作人员表达了真挚的感谢,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切身实地感受到中国春节的节日氛围。
中学师生参观莱比锡孔院并体验中国文化
当地时间1月23日,来自萨克森州两所中学的二十多位师生参观了德国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并体验了太极、国画书法、茶艺和中国结编织等中国传统文化活动。
上午9点,来访的师生们抵达学院后,学生们参观了学院教室和图书馆,仔细阅读了学院近期的杂志和海报,了解了学院的各项语言文化教学活动,还欣赏了中国特色装饰和字画。
上午10点,学生们首先开始了太极体验课。第一次打太极拳,学生们学习一招一式时非常认真。太极讲究刚柔并济、阴阳平衡,老师要求大家先保持后坐的姿势,头顶、尾椎和脚跟必须呈一根直线。起初,有几个学生重心不稳,看起来摇摇欲坠的样子,但是很快他们就学会了寻找平衡点。半个小时后,学生已经打得像模像样了。国画书法课上,老师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毛笔的握笔姿势,并且讲解了中国书画的特点。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悟性也很高。不一会儿,白色的宣纸上就出现了一节节挺拔的竹子和一个个漂亮的福字,很多学生还用毛笔署上了自己的中文名字。茶艺课上,学生们学习了很多茶文化知识,倾听了一些和茶有关的小故事,了解了红茶、绿茶、白茶等不同种类茶的性质与特点。此外,茶艺老师还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烹水、煮茶、奉茶,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泡茶、敬茶、品茶的乐趣,充分地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风采与魅力。
活动结束后,参观师生向学院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认为此次学院参观之旅令他们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董涵琪)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