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校园时讯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迎新春暨张大力美术展活动
2023-01-31 11:50:02
2,104 次浏览
来源: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
编辑:许铎耀

当地时间2023年1月25日(中国农历正月初四),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于市内历史博物馆Palazzo Pepoli举办了迎新春活动暨张大力美术展,外方院长玛丽娜·莫迪(Marina Timoteo)与中方院长许涤非以及外方院长助理Angela Carpi、秘书Chiara Barassi、孔子学院教师和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们组织并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特别邀请了博洛尼亚大学副校长Raffaella Campaner,前博洛尼亚大学副校长Roberto Grandi,艺术史学家Mirko Nottoli,博洛尼亚市文化委员Elena Di Gioia以及博洛尼亚大学华人留学生、孔子学院中文学员等众多嘉宾,中意双方共聚一堂,热情交谈、欣赏艺术,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活动举办场所Palazzo Pepoli-Museo della Storia di Bologna是一所承载了博洛尼亚历史、文化和变化的现代化博物馆,庄重古朴与现代创新相结合,博洛尼亚的历史文化传承通过艺术作品感染着每一位观众。在博物馆的一处,陈列着中国艺术家张大力的作品《AK-47》,作品以无声而庄严的姿态注视着来往的人,其蕴含的文化力量、作家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涵,都以无声的问询启发人们的深思。

Marina Timoteo进行了开场致辞,对主办方和参加本次活动的所有来宾表达了感谢。自疫情以来,已有三年未举行线下新春庆祝活动,而本次大型新春庆祝活动的举办正显得弥足珍贵,新年的到来带来了祝福和期待,孔子学院将在新的一年创造更多的佳绩。

(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玛丽娜·莫迪(Marina Timoteo)教授讲话)

Raffaella Campaner对博洛尼亚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积极友好合作表达了感谢,并对博洛尼亚大学与意大利一些博物馆和美术馆之间的良好联系表达了感谢。博洛尼亚大学作为欧洲大学之母,担负起了中西方之间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任务,是不同文化艺术与精神创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桥梁,相信通过集合多元化的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交流,文化多样性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进步。

(博洛尼亚大学国际关系副校长Raffaella Campaner讲话)

Mirko Nottoli对张大力及其艺术作品进行了细致解读。张大力是中国当代艺术家,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而后在欧洲各国和美国进行艺术创造,他与意大利博洛尼亚的缘分正始于20世纪80年代,他在博洛尼亚遇见并结缘了一生挚爱。1995年张大力回到中国,也将国外的街头艺术带回了中国。本次展出的作品《AK-47》以一种枪支型号命名,画作上一位年轻人的面孔充满了“AK-47”的字样,这代表着现代化进程中弥漫的暴力倾向。对作品的深层解读能够唤起人们对人性和环境的思考,这正是艺术创造的魅力所在。

(艺术史学家Mirko Nottoli讲话)

最后,Marina Timoteo介绍了中国的农历和中西方在历法上的差异。中国的农历是根据月相变化的周期制定出的阴阳合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今年是中国的“兔年”,兔子代表着活泼可爱、生机活力,我们相聚在此,共同庆祝兔年的到来。中国新春的节日习俗是包饺子、吃饺子,共同欢度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刻。

为营造热闹喜庆的春节气氛,让所有参与者感受到春节团圆的欢乐之情,本次活动迎合春节传统习俗,为大家准备了饺子盛宴。饺子的口味和形状多种多样,不仅有中国的饺子,也有意大利本地的饺子(Ravioli),中西方文化在这一个个香浓可口的饺子里相互融合,待人们细细品味。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彼此交谈,共同举杯庆祝“新年快乐”,会场里充满了温暖美好的“年味儿”。

活动结束后,孔子学院为每一位活动参与者送上一份精美的小礼品。

(责任编辑:陈子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