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一周热点
这个寒假,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人大青年
2023-02-01 09:00:15
4,988 次浏览
来源:党委宣传部 校团委
编辑:许铎耀

1月30日,CCTV新闻联播新年系列重磅报道“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的青年篇《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开篇聚焦人大学子寒假期间在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

青年兴则国家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青年关心关爱,他勉励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指引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重任,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的光彩。

看他们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

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

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以“踔厉奋发走新路、青春奋进现代化”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实践,持续推进“千人百村”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及“街巷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青年观察行动,同步开展“深耕百年党史路”“追寻领袖初心路”“重走人大校史路”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立足专业思考,融入理论学习,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努力做到学有所得、行有所获,1400多名同学报名参加实践活动。

正在祖国各地调研同学们,有着怎样的调研故事和实践心声,让我们走近几个团队,听听他们的分享吧。

河北石家庄

2022级财政金融学院本科生王子璇、2022级财政金融学院本科生宋晨曦

(实践团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塔元庄村开展调研)

1982年春天,习近平同志从北京来到正定,与正定人民共同奋斗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结下了不解之缘。为进一步深入体悟追寻领袖初心与人民情怀,我们团队来到了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荣国府、塔元庄村民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并到河北省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在实地走访和调研的过程中,在与村民村干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塔元庄村从贫穷落后走向欣欣向荣的伟大征程,以及党员干部通过“旧村改造”“村企合作”等决策,来真真切切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与使命。听着村民叔叔阿姨们回忆着过去“盼着一年吃细粮,盖上新房娶新娘”的朴素愿望,到如今实现了“有钱有车有楼房,一天更比一天强”,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们也更加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今后我们将会更加热切地投入到实践中去,在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同时,践行人大人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铮铮誓言。

河北保定

2022级新闻学院本科生王禹鸥、2022级新闻学院本科生李斯宇

(实践团队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开展调研)

从骆驼湾到顾家台再到城南庄,我们在阜平县追寻领袖初心的轨迹,在“过去”与“现在”的联结中感悟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

我们走进村委会和党群服务中心,了解乡村治理的机制;我们参观返乡青年创办的采摘基地和垂钓园,融入了“回家吃饭”农家院里升腾出的浓浓烟火气;我们感受到了临近年关愈蒸愈旺的年味,听到了村民们蒸花馍、做豆腐的欢声笑语。

我们来到阜平八一学校,这里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而且从这里飞出的“大山里的歌声”曾响彻整个冬奥会场。我们了解马兰花合唱团的建立故事和台前幕后,参观承载着孩子梦想的排练室和小舞台。在这所学校,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农村少年儿童的自信风貌,感受到了新时代的生机勃勃。

本次阜平之行给我们带来的一大启示便是“行走的力量”。去了解、去感受、去倾听,在一张张幸福笑脸里、一个个生动案例中追寻领袖初心、眺望祖国未来。实践让我们在体验中收获了感动和骄傲,我们“见证者”的角色在将来会向着“建设者”“接班人”转变。

福建莆田

2022级商学院本科生吴瑜婷、2022级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吴劭一

(实践团队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木兰溪流域开展调研)

木兰溪是莆田人民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提出了“变害为利、造福人民”,成为几百年来木兰溪治理上的重要转折点。我们团队前往木兰溪流域展开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木兰溪休闲空间建设情况、沿溪城市副中心开发情况,参观水患治理历史展览,采访附近居民生活体验,我们感受到了二十年来木兰溪综合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成果,深刻领悟到了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都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治理不仅是要减少自然灾害,更要在生存基础上满足人们更高层面的生活需要。

广西北海

2019级商学院本科生刘益彤、2021级环境学院本科生孙家怡

(实践团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金海湾红树林保护区开展调研)

在广西最南端的北海沿岸,便有着大片红树林的分布。“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这次我们走进了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考察五年来以山口红树林为代表的北海红树林保护成就。

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述了保护区五年来在红树林保护上的主要举措:网格化管理,与政府部门合作进行联合执法;探索社区共建模式,通过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的保护意识;防治物种入侵和虫害。我们也思考了当前红树林保护存在的问题,例如机构层级不同、部门有异,需要整合;对巡护员的监督主要依靠巡护日志和打卡拍照,较为松散;生态补偿的方式主要是直接发放补贴和护林员劳务派遣,实际额度较少。我们认为,新数字技术、国家公园的建设、生态旅游和碳交易项目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走过金海湾红树林的栈道,看过葱郁茂密的红树林,我们感同身受到“贪看白鹭横秋浦”的无尽眷恋。走访管理中心,倾听护林员和中心工作人员的日常点滴,我们感动于“守林人”的无声守护,也能逐渐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艰辛不易与其背后的伟大意义。

重庆

2022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薛思齐、2022级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李尚霏、2022级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李咏怡、2022级商学院本科生田梓涵、2022级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邓尧天、2022级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杨欣月

(实践团队在重庆市红岩革命纪念馆等地开展调研)

这个假期,我们实践团队既到红岩革命纪念馆等地去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红岩精神,也在当代基层党员身上看到了优秀共产党人的共有品格,感受信仰的力量。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就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听党话、跟党走。作为一名人大人,我们一定会担当起党对我们寄予的厚望,将个人的学业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紧密结合,以自己的学习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传承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汇聚起更广泛更强大的青年力量,勇做开路先锋、争做事业闯将,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人的殷切期待!

四川成都

2022级财政金融学院本科生兰雅雯、2022级经济学院本科生闻木子、2022级财政金融学院本科生周家名

(实践团队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开展调研)

我们的考察从长江第一城——宜宾开始,走访了宜宾学院、宜宾极米科技有限公司和三江口,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就业民生大局、科技生产力和生态治理成效;我们去往了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看到红色旅游村的日新月异在此次实践中,实践成员分工明晰、协作高效,圆满完成了所有的实践计划。我们也在实践中看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家乡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脉络。此次初心之旅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初心,作为大学生、青年、时代新人的我们,也须接续奋斗,做脚踏实地的奋斗者!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中国人民大学官微]这个寒假,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人大青年

(责任编辑:陈子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