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一周热点
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来看这个班团集体如何乘风破浪
2023-02-08 09:00:59
4,256 次浏览
来源:党委宣传部 外国语学院 校团委
编辑:杨 钰晴

新的一年,我们特别开设专栏,推出优秀班团集体系列报道,一起听听人大2022年十佳班集体(红旗团支部)的故事,看他们如何紧紧团结在一起,于青春逐梦路上奋力奔跑。

我们一同走近外国语学院2021级日语本科班,去看看他们的大学珍贵瞬间。

共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语译文,他们在思政班会中传承红色基因;共同演出日语情景喜剧、为热播电视剧进行日语配音,他们在活动中锻炼专业技能;中秋灯会、公园聚餐……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中凝聚成一个整体。他们就是外国语学院2021级日语本科班。

在学习中培养家国情怀,在活动中巩固专业知识

我们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对待学习,以满腔的热情奉献祖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面对世界、走向世界,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

一次班团会后,杜美乐同学写下了上面这段话,这代表着外国语学院2021级日语本科班同学们的心声。秉承着这样的理想,一群以外语为专业的有志青年正在人大校园中探索属于他们的天地。

培养根植于每个同学心中的家国情怀,离不开以班团集体为中心开展的思政教育。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班团集体组织了包括学党史、“一封家书”团日活动、“青力冬奥”主题班会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

在此基础上,日语班还结合外语专业特色,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将专业知识融入主题班团会。主题班团会前,班长吴诗妍同学向辅导员请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语翻译,并通过课件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班团会过程中,班主任向同学们分享和介绍日文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并带领大家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日语读法,帮助同学们掌握初步知识。在研读文本译文的过程中,同学们领略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魅力。

(日语班班主任徐园老师)

除了丰富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外,这样的主题班会更起到了勉励同学们“精进才干,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立志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作用。

在严肃认真的思政教育与学习之外,班团成员们还积极参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活动。在2021年日语系年会活动上,班主任老师在内的班团全体成员共同出演了自主改编的情景喜剧。舞台上,主角走进一个个日常场景,出乎意料的事却一件件发生在她身上……尚在专业学习入门阶段的同学们毫不怯场,熟练地用日语完成令人捧腹的对话,引发台下的一阵阵笑声与掌声。年度演出已经成为了日语系的传统,通过情境化的演出,同学们展示出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到的语言知识。而排演这部剧的过程本身,也让同学们学到了更多的日常表达。同时,排练过程中的互帮互助、共同努力增进了同学情谊、师生情谊。

(21级日语班团集体成员在年会活动上与老师合影)

事实上,“在活动中学习”是21级日语班追求的目标之一。除排演日语情景喜剧外,班团成员还参加了丰富的社团活动,不仅能学习专业知识、练习专业技能,更能以实践促进专业知识的获取与吸收。同时,班团同学还积极参加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组织的“日语好声音”、日语演讲和日语作文等比赛,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团建中凝聚班团集体,在志愿服务中传递关爱

常常提起、时时记起,“我们班团”对日语班的同学们来说意义不凡。这样温暖而有凝聚力的班风既离不开班团成员们的向心力,也得益于丰富的班团团建活动。班团骨干们多次组织同学参加中秋传统习俗体验活动、集体生日会、秋游等团建活动,班主任徐园老师也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聚会谈心。2022年秋天,日语班举行了秋游活动。活动当天,同学们来到巴沟山水园,在游园与进行迷你羽毛球、跳大绳等运动以锻炼体魄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的交流。

在充满理解和包容的班级氛围基础上,班团集体建设活动的开展也自然更加流畅,班团集体民主推优评选、班团成员的教育与凝聚都得以顺利进行。同学们对彼此更加熟悉,参与班团事务时的积极性也显著提升。

除团建活动外,日语班团成员们还有另一种表达关爱的重要方式。每年,班团内都会举办集体生日会,并为每位寿星送上专属生日礼物。收获祝福的不仅有同学们,还有各位任课老师。日语系的同学们曾为老师合唱她最喜欢的歌曲,给班主任送去写着每一位同学祝福的超轻泥卡通画像手工制品,给远在日本的外教老师送去全班签名的电子创意手绘画像图……这些心意满满的祝福将老师与同学们的心连接起来,使得日语班成为了一个有温度、充满爱的集体。

(老师收到写满祝福的超轻泥卡通图)

课余时间里,班团成员们则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致力于将这份温度传递下去。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服务、外国语学院迎接新生志愿活动、疫情防控志愿……校园内外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中几乎总能看见日语班团成员们的身影。

同时,班团集体积极举办班级共读、伴读活动,打造书香氤氲的特色班风。2022年的暑假中,同学们加入校团委组织的“书育栋梁 智启先锋”活动,跟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子辉深入学习、讨论诗词,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由团支书宋逍蓬同学参与组织,同学们与山东省的一所中学达成志愿合作,与18名初中学生一对一地共读诗词。每周,同学们都会录制一节宋词赏析课,让孩子们品味宋词之美,在此过程中也领会、传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在欣赏与关爱中育人,在真诚与奉献中相处

在被问及管理班团集体的理念时,班主任徐园老师的答案真挚而朴素。“谈不上理念,就是发自内心的欣赏、信任、关爱。”徐老师将班团成员们称为“才子佳人们”,也感激着成员们对活动的认真相待、全情投入。

(班团集体团建活动)

21级日语班同学们也对班主任老师润物无声、细致温暖的关爱与支持充满感怀。一次,徐园老师提议团建,并且提前一天去公园挑选合适的活动地点,拍照发给同学们选择。团建时,老师准备了零食、游戏器材,并主动当起同学们的摄影师……就这样,没有任何隔阂感和距离感,老师也自然地融入到学生们中间,面面俱到、细致入微。

这些词频图产生于班团集体第一次进行班团骨干换届选举的寒假。班团骨干采用匿名方式收集了所有同学对于班团工作的评价与建议,令大家感动的是,来自同学们的评价几乎全是正向的,也有同学真诚地给出了建设性建议。

班团骨干们以身作则,用自身的真诚和热情为班级关系涂上了鲜亮底色,而对同学们个人闪光点的肯定、欣赏与充分发掘,则绘就了多彩的图景。在最开始班团组建、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班团骨干就默默记下了每个同学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这才有了后来安排任务时的默契与高效。随着彼此了解、交流日渐深入,同学们各自的优秀品质开始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来。冬奥志愿者、京剧爱好者、健美操舞者、游泳健将、排球小将、手语达人、能工巧匠、up主……他们一个个都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结识这么一帮多才多艺的朋友,我们觉得很幸运。”21级日语班的同学们对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充满了归属感。未来,班团集体中将会有十余人陆续完成国际交流的学业。同学们希望他们的情谊跨越空间的阻隔,相隔两地也仍然紧密团结在一起。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信号]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来看这个班团集体如何乘风破浪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