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人大主页 数字人大 校长信箱 广角 部处 院系 校园 校务 交流 学者 学生 学术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人大新闻网>校园时讯
图书馆举办第十七期“人图领读者”读书活动
2023-05-01 11:07:04
4,475 次浏览
来源:图书馆
编辑:吴 珏林

4月25日,图书馆举办第十七期“人图领读者”读书活动。正值中国人民大学“进学蓄德”阅读计划·读书月,著名经济学家刘守英携其前沿成果《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增订本,该书荣获“第19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深入解读了中国土地问题。 来自全校各学院的师生和校友二百余人在现场和B站上参与了活动,教务处处长吴健、图书馆馆长刘后滨、副馆长程鑫参加活动。

刘守英围绕“中国土地制度的独特性”这一论题,梳理出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土地制度演进的三条主线:中国历史演进的土地制度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的土地制度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现代化国家历史进程的土地制度逻辑。

刘守英表示,不能简单地移植西方“土地私有制”概念来理解中国传统的土地制度。认识中国传统土地制度的独特性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土地获得方式是通过政权授予还是市场交易、经营主体是以家庭为单位还是以个人为单位、土地交易的保障是依托乡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还是正式法律制度、土地所有权属是单一的私有权还是不断分化重组的多元“权利束”。土地制度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性,而如何与土地“断根”也决定了现代化的走向。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土地革命改变了乡村权力结构,进而改变了乡村的社会秩序。这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现代国家的基础,而1949年之后独特的土地制度又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资金来源。刘守英提出了现今中国在发展中存在的两个与土地的“黏度”相关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现场同学积极提问参与活动,刘守英详细解答耐心解惑,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活动最后,吴健从“进学蓄德” “ 劝学”的视角做了点评,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刘后滨从乡土情结、史家情怀、学术情操三个维度进行了点评,鼓励同学们学习和研究要开拓视野,从更多的视角来进行阅读和思考。

“人图领读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经典阅读推广品牌项目。活动根据当前的社会文化热点,邀请著名的学者结合研究成果举办专题讲座,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拓展阅读边界,开阔知识视野。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