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充分发挥理论宣讲“轻骑兵”作用,联合校学生党建促进会深入全校党团班集体进行主题宣讲,助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3月至4月,博士生宣讲团先后在商学院、艺术学院、数学学院、信息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哲学院等24个学院的101个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集体开展宣讲,帮助广大学生党员和青年学子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凝聚前进力量,坚定前行信心,勇担青年使命。
领会二十大精神,凝聚前进力量
4月9日,博士生宣讲团讲师李子帆受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本科党支部、22级硕士一班党支部邀请,作题为《祛魅与澄明: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的宣讲。李子帆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进行介绍解读。首先她通过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界定现代化的概念内涵,深化大家对于“什么是现代化”的正确认知;继而她剖析了现代化与西方化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大家理解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每个国家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与模式;最后她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涵进行讲解。
4月25日,博士生宣讲团讲师刘志铭受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硕第三党支部、税务专硕第一党支部、金融专硕五班等邀请,作题为《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宣讲。刘志铭从青年的出场逻辑、在场逻辑、战略逻辑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了中国青年与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关系,说明了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先锋力量,青年在中国现代化征程中大有可为;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本质特征出发,阐述了统合性、兼顾性、协调性、持续性、平等性的统一,展现了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的青年力量。他表示,新时代青年身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应当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出场”状态,不断保持永久奋斗的“在场”状态,保持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校准自身定位,科学规划成长路径,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学习两会精神,坚定前行信心
3月25日、4月4日,博士生宣讲团讲师白雨妍受劳动人事学院本科第三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2班党支部等支部邀请,作题为《砥砺五载铸辉煌,笃行不怠赢未来——学习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宣讲。白雨妍带领同学们回顾了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系统阐述了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并总结阐发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对政府未来工作的建议。白雨妍表示,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3月23日、24日,博士生宣讲团讲师潘剑瑛受商学院21级硕博连读党支部、经济学院本科第四党支部、财政金融学院(学硕第三党支部、本科第一党支部、本科第五党支部)等支部邀请,作题为《笃行不怠 起航远征——从党的二十大到2023年全国两会》的宣讲。首先,潘剑瑛从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两会”的联系与区别切入,分别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两会”的性质、议程以及职权,并介绍了“两会”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联系。其次,同时,潘剑瑛从坚定信心、团结一心、彰显决心三个方面阐释了本次“两会”的重要意义。最后,她鼓励广大同学在实践中充分发扬“两会精神”,不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3月26日,博士生宣讲团讲师杨颍怡受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博士第三党支部邀请,作题为《谱写新时代的“山海情”——聚焦2023全国两会中的乡村振兴》的宣讲。杨颖怡以电视剧山海情的原型宁夏闽宁的故事为例,具体介绍了福建对宁夏的对口帮扶以及全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的生动案例。随后,杨颖怡重点介绍乡村振兴战略,并结合案例及两会代表发言重点讲述五方面振兴的具体内涵。最后,杨颖怡表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相信在全党全社会的勠力同心下、在一代代青年人的共同奋斗下,中国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重温讲话精神,勇担青年使命
4月12日、14日、19日、20日、24日,博士生宣讲团讲师楚润东受环境学院经济学科硕士生党支部、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1级博士班党支部邀请、商学院2020级博士1班党支部等支部邀请,作题为《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宣讲。楚润东首先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随后,楚润东介绍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这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形成过程,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相关重要论述的思想脉络。之后,楚润东聚焦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的纵向梳理,讲述了自陕北公学以来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阐明了中国人民大学红色基因的由来,引导支部党员们深入思考“高校谁来办、高校为谁办、高校怎么办”,进而提出了对中国人民大学红色基因内涵的理解。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将进一步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道路。
4月12日、15日、19日,博士生宣讲团讲师杨毅然受艺术学院设计系学生第一党支部、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硕博联合党支部、文学院本科联合党支部等支部邀请,作题为《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宣讲。杨毅然以“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个人的参与重大活动的实践经历,分享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随后,杨毅然总结了中国人民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跟随党的领导、为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而做出的开拓与取得的成果。最后她表示,如今我们正处于第二个百年的关键时期,大学师生可以运用自身学习到的知识,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
4月14日、19日、20日、24日,博士生宣讲团讲师王菀渟受法学院2021级法律硕士法学党支部、理学院物理硕士党支部、公管学院20级博士2班党支部等支部邀请,作题为《继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传播红色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的宣讲。王菀渟总结梳理了中国人民大学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红色历程。她表示,人民大学的红色不仅体现在源头红色、过程红色,更是一种传播红色。在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展现“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启发当代青年的思考,当今中国教育同样需要培养一批新时代的先锋队,在党和国家发展之路上披荆斩棘,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给予青年殷切希望,勉励青年勇当开路先锋、事业闯将。博士生宣讲团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理论水平和宣讲能力,努力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宣讲服务。
(责任编辑:董涵琪)
人大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news@ruc.edu.cn